随着高考的结束,家长们开始关注孩子的志愿填报问题。分数出来后,家长都想知道自己的孩子能上哪些院校、专业,特别是分数相对较低的考生家长,可能会纠结是否填报外地院校,以及如何选择外地院校。
哪些考生适合填报外地院校?
1. 专业指向性较强的考生
对于有明确专业兴趣和目标的考生,如果他们的分数达不到本地院校、专业的录取要求,那么报考外地院校、专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考生想学习
2. 自制力相对较强的考生
大学生活相对自由,课程相对较少,自由时间较多,校园内外生活多姿多彩,诱惑很多。考上外地院校,家长更要和考生加强沟通,及时了解考生状况,确保他们能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3. 身体适应能力较强的考生
家长需要考虑考生是否能够适应外地院校的当地环境、气候条件和饮食习惯。特别是体质较弱、肠胃功能较差的考生,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大学四年下来,不要因为不适应外地环境而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业。
4. 有出国留学或去大型企业工作意愿的考生
对于有出国留学或去大型企业工作意愿的考生,外地的“985”“211”院校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这些院校的品牌影响力较大,同等条件下,国外院校招生、大型企业招聘时,更看重院校品牌。
5. 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低分考生
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考生,本地院校本科录取分数相对较低或有可能降分录取的院校,基本上都是独立学院,收费相对较高,压力较大。反之,外地偏远地区的一些公立院校、专业收费较少,分数较高的考生选择填报的概率较小,低分考生可能会相对较容易被录取。
如何选择外地院校?
选择外地院校时,家长和考生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院校实力:了解院校的师资力量、
专业设置:选择与自己兴趣和职业规划相匹配的专业。
地理位置:考虑院校所在地的气候、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
生活成本:了解院校所在地的生活成本,包括住宿、餐饮、交通等。
就业前景: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包括就业率、平均薪资、主要就业领域等。
填报外地院校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决策过程。家长和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关注优志愿公众号,及时为您推送更多艺考资讯、干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