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出分在即,分数揭晓后,志愿填报便会紧锣密鼓地拉开帷幕。而在志愿填报中,城市、学校、专业也成为了考生和家长反复斟酌、谨慎考量的核心要素。然而,这三者究竟该如何排序呢。接下来就和优志愿小编一起来看。
一、专业优先原则
此原则适合二类考生。
1、专业特长明显的考生
这类考生对特定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与明确的方向,例如对数学、物理、外语或经济等学科情有独钟。在填报志愿时,应以这些学科相关专业为出发点,结合自身分数,在可能达到的范围内进行考量,再综合个人在城市等其他方面的喜好进行筛选。如此一来,考生能在大学中深入钻研感兴趣的领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2、高考分数一般的考生
当考生的分数处于中等水平,尤其是仅能达到民办学院或高职专科层次时,专业的选择将直接影响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在填报志愿时,这类考生应着重选择技能性强的专业,例如
3.专业选择建议:
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切勿过度纠结。行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甚至可能出现行业消亡的情况。以近年来的就业市场为例,2022年房地产行业退潮,从而导致土木专业录取分数大幅下跌;而曾经被视为 “天坑” 的生化环材专业,却随着创新药、绿色
可以使用优志愿APP专业测评功能,从兴趣、性格、能力、学科、职业五大维度为考生推荐合适的院校。
二、学校优先原则
1.高分段考生(985/211线以上)
对于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分数达985/211院校录取线的考生而言,优先选择学校是明智之举。本科阶段的院校背景,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与升学深造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方面,许多企业在招聘时,会将985、211 院校作为筛选人才的重要标准,优质的学校平台能有效减少就业、考研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出身歧视问题;另一方面,名校往往汇聚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优秀的师资队伍,以及更广阔的校友网络。
同时,如今众多高校纷纷降低转专业门槛,为考生提供了更多专业选择的灵活性。例如
2.各科均衡的考生
部分考生在高中阶段,各科成绩较为均衡,既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学科,也不存在明显薄弱学科。对于这类考生而言,由于缺乏明确的专业方向,在志愿填报时,将学校放在首位是合理的选择。优先选择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校,不仅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氛围,还能在大学期间,通过接触不同专业的课程与活动,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
三、城市优先原则
对于那些希望在求学阶段积累丰富实践经验、拓宽职业发展道路的考生而言,选择一座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城市,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机遇与优势。
例如深圳,汇聚了腾讯、华为等众多知名企业。即便就读于当地的双非高校,学生也有机会凭借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通过实习等途径,进入这些行业巨头企业,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相较于其他城市,大城市拥有更多的实习、兼职和就业岗位,为学生提供了更多 “试错” 机会,让他们能够在不断尝试中,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提升自身竞争力。
四、总结
考生在选择学校、专业和城市时,还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规划。如果考生未来有继续深造的打算,但目前喜欢什么专业还不确定,那么建议优先考虑学校。名校往往拥有更优质的教学资源、更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如果考生已经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那么专业选择就应当放在首位。只有专业对口,才能更好地进入相关行业,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考生希望在特定领域发展,并且打算在特定地域就业和生活,那么城市选择就应当优先考虑。例如,如果考生想在上海发展,那么选择上海的高校就读,能够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当地的氛围,熟悉当地的就业市场和行业规则,为未来的就业和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