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征集志愿,用对方法,“捡漏”也能进双一流!

| 来源:优志愿整理 6975

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征集志愿是给未被录取考生的一次重要机会。然而,不少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征集志愿时存在一些误区,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报考策略。下面将详细介绍征集志愿的常见误区及正确的报考策略。

常见填报误区

高校质量差

许多考生和家长认为,进行志愿征集的院校或专业质量不佳,觉得连招生都招不满,教学质量肯定堪忧。但实际上,招生未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院校地理位置偏僻、知名度低;可能是出现了超额退档的情况;也可能是录取政策改变或招生计划增加。而且,每年都会有211、双一流级别的院校出现在志愿征集名单上,院校教学质量与是否征集志愿并无直接关联。

录取难度大

参与征集志愿的专业招录人数普遍较少,有的可能仅10人左右,这让考生误以为竞争压力大,不敢报考。但实际上,这些未招满的专业大多相对“冷门”,或录取条件限制多,或知名度不高。若考生恰好符合招生要求,“上岸”压力反而较小。

影响下一批次录取

有些学生担心填报征集志愿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实际上,高招录取时各批次互不影响,上一批录取未结束,下一批录取不会开始。若在上一批次征集志愿中未被录取,不影响正常报考下一批次志愿。

报考策略

征集志愿填报时间短、名额少,需采取精准高效的策略增加录取几率。

密切关注官方消息,快速选定目标

征集志愿缺额计划名单常在头天晚上发布,第二天就填报,持续时间短。考生要及时关注考试院等官方消息,建议每天9:00、15:00、21:00刷新查看征集招生计划。重点考量连续3年参加征集补录的院校,这类学校补录成功率超60%。

尽量多填,不留空

征集志愿阶段选择余地不如普通志愿大,但多填能提高录取几率。此时应以考上为目的,不要过于挑剔专业和学校。提前批征集志愿报考限制多,如军警院校需通过体检、政审、面试,特岗计划和公费师范生有户籍地要求,考生要注意自身条件是否符合。

梯度报考,不盲目冲高

征集志愿分数线不确定,填报时要以稳妥为主,梯次安排志愿。把最想去的学校和专业写在前面,可适当冲高但别盲目,建议设置15分左右的分数级差。前两个志愿可冲刺比自身分数高10 - 15分的高校,并勾选“服从调剂”;最后选一所分数较低的保底院校,确保有学可上。

利用省内院校优势

征集志愿录取时,省内院校通常为本省考生预留30%以上名额,录取线平均低8 - 15分。考生可重点关注省内院校的“校地联合培养”项目,有机会低分“捡漏”,拿到一样的毕业证学位证。

专业“冷热搭配”,尽量服从调剂

慎重研究与自己分数接近的征集志愿院校招生章程,专业选择冷热结合,防止“扎堆”竞争,提高录取把握。尽量服从调剂,降低再次落榜风险。

报考方案示例

可制定如下征集志愿报考方案:冲刺组(+10分)选择边疆或偏远地区双一流院校的冷门专业;求稳组(±5分)选择本省内重点大学的较热门专业或新增专业;保底组(-15分)选择分数较低的公办本科院校的特色专业。

注意事项

若参加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报考,基本不会被退档,一旦录取成功,就无法再参加后续本科批次的投档。所以考生要想清楚能否接受可能出现的结果,若录取后反悔不想读,后果严重。因此,填报征集志愿前务必三思,既不浪费机会,也不勉强自己。

评论0
说点什么吧
发布

手机扫一扫下载APP

400-181-5008

优志愿将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免长话费 工作日 09:00-17:30)

教APP备3100148号

优志愿 | 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备战高考志愿 !

学业测评 全免费

政策公布 实时提醒

互动社区 专家答疑

关闭
优志愿 | 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备战高考志愿 !

学业测评 全免费

政策公布 实时提醒

互动社区 专家答疑

扫码下载APP

教APP备3100148号

扫码下载APP

实时资讯 互动答疑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