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要开学,准大学生们即将开始新的大学生活。大学无疑是令人向往的,但是,对于大学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刚刚走出家人怀抱的新生们知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呢?那些师兄师姐们曾经经历的,就是新生们马上要面对的。为了让即将走入大学的同学们有的放矢的度过新生阶段,不少在校大学生现身说法,让他们来讲讲大学新生们要学什么吧。
技能篇
上大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意味着第一次体验独立的生活。这与高中时只需成绩达标不同,上了大学所有的日常琐事都需要靠自己。很多人会突然发现,父母不在身边了,拥有大量“自由”的时间后,却不知道怎么过了。
一些因为缺乏必要的生活技能而导致同学之间关系不和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今年刚刚结束大一的穆荣就因为一名室友太娇气而搬离了寝室。穆荣说,这名女生是贵阳本地人,刚刚来报到的时候铺床、布置都是父母帮着张罗的。
渐渐的,穆荣和室友难以忍受这名女生的“公主病”——自己的东西随意乱放、不叠被子、脏衣服扔在盆子里不洗、拒不值日。于是在和室友发生过几次矛盾之后,这个女生便选择了搬回家去住。
穆荣说,这个女生平时就比较高傲,在选择搬回家去住以后,和学校里的同学接触就更少了。“一年过去了,我们班大部分人都没和她说过话。”
上了大学所有的日常琐事都要靠自己,所以要读好大学应当首先学会照顾自己。
由于高中时期很多父母的大包大揽,有的同学缺乏起码的时间管理观念,难免顾此失彼;有的同学缺乏自我照料的能力,物品摆放毫无章法,经常找不到东西,甚至会大呼小叫谁偷拿了他的东西;还有的同学将自己的物品放在公共区域,一旦有人误用了,他们内心又充满委屈,“为什么不征得我的同意,也太不见外了!”
卫生习惯也是个问题。尤其是男生宿舍,在家时家长督促睡前洗漱,家长帮忙洗衣服、刷鞋,住进宿舍没人管了,有的同学成为彻头彻尾“有味道的人”,令舍友们非常不满。当然也有一些同学能够保持个人卫生,却从来不知道参与宿舍卫生的维护,落下自私自利的名声。
大学生活更多的是一种集体化的生活方式,如果因为自己缺乏必要的生活技能,不会自己照顾自己的话,久而久之必然会引起周围人的嫌弃。可不要小看了这种不和谐的因素,你的大学生活是不是愉快的度过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物资篇
升入大学不仅仅意味着去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求学,而且意味着一个要居住数年的“新家”。这个时候,如果提前准备一些必要的东西,大学生活就能轻松开启了。
初入大学,录取通知书、身份证、户口簿是必须要带的证明材料,虽然高考准考证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太重要了,但是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带上比较好。这些证件除了带上原件之外,备上几分复印件也是必要的。另外还需要提醒已经是共青团员的同学,由于团关系需要转至新的学校,所以不要忘记带上团员证。
在新生报到的时候,由于需要办理各类入学手续、证明和证件所以必须要带上一寸照片,这样的话在注册登记、办
除了要准备注册报到的证件材料外,一些生活必备物品和洗漱用具也是要备齐的。由于进入大学后一般随之而来的是坚苦的军训,所以女生可以准备一些防晒霜,男生为了保存仪容仪表的整洁要带上一把剃须刀。由于家人不在身边,入学时应该准备一些必备的常用药品。
“军训中教官要求会比较严格,集体行动不可掉队,因而没那么自由和方便,所以很多东西都要提前备好,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军训中要自备一些药物,风油精、口炎清、西瓜霜含片等要准备一些,军训难免蚊虫叮咬,喊口号也很辛苦需要一些消炎润喉的药物。
“来读大学其实身上不必带太多的现金。”出门在外,钱财自然必不可少,即将升入大二的周玲回想起去年9月来大学报到时的情景说。周玲表示,去年报名时,除了开始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之外的几百块外,几乎没有用到太多的现金,由于现今高校已经开通了
在采访中,多位在校大学生表示,报名时如果身上带的现金太多的话,一是如果丢失的话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是容易引来不法分子。和周玲一样,不少在校大学生都向即将前来报道的学弟学妹们建议,除了带上必要的“盘缠”和前期需要的开销之外,将现金放在
同时,因为在全新的环境生活4年,生活用品自然必不可少,但因为怕麻烦,入学前,像被褥、床垫枕头这些不易携带的“大件”不少人还是选择了开学再买。每年新生报名的这几天,校内外都会摆满了出售生活用品的临时摊位。这些摊位中,不少都是在校大学生在临时经营。
既然如此,那买生活用品就有一定的窍门,做过两次新生生意的同学王涛向
他以自身经验解释为例,在新生正在入学报名的前两天一床成本价70元的棉被以180元的价格出售,销量还很可观。但到了新生报名截止期限的最后一天价格就会急转直下,这时候棉被的价格就跌至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王涛解释说:“因为学生做生意不可能存货,而之前的一两天本钱早已经赚回来了,这时候无论再怎么降价也能确保盈利。”
安全篇
2013年10月15日,两名自称为推销员的女子在
两名女子自称是
实物推销上当受骗的新生大有人在,实物推销的手段也层出不穷。新生进校第一天,忙着报到、安排住宿、收拾宿舍,此时通常学生和家长都是手忙脚乱,加上对学校不熟悉,并且在这一天宿管人员也对进出人员管理比较宽松,这一天是骗子下手的最佳良机。此时,会有人直接走进新生宿舍拿着资料或者物品,推销电话卡和洗漱用品、订购
短信诈骗早已不新鲜,大家看到中奖信息、家人出事需要往某卡打钱、充值卡低价促销以及为朋友点歌等等手机短信时,想必都一笑置之不予理会。
诈骗虽多,但也不是无法防范,首先,要提高防范意识和警惕心理,克服贪小便宜的心理。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仅限于梦里,不存在生活中。中奖短信诈骗成功就是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
新生们入校熟悉环境,最好多向学姐学长“取经”。很多大一新生之所以一入校就被骗,就是不法分子利用其未知的心理。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
消费篇
对于高校新生来说,怎样在一个新的环境下合理消费,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们能够有一些
去年,在魏竹刚刚成为一名新生的时候,父母一次性给了他7000块钱,作为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刚开始魏竹想,每个月平均近1800元的生活费怎么算也绰绰有余了,而且他还计划自己能存下其中的2000元。然而在当年的最后一个月,他不得不省吃俭用,用仅剩下的700元钱勉强撑到了学期结束。
魏竹说,虽然家里面的条件比较宽裕,但自己并不是一个用钱大手大脚的人。那么他又是怎样一个学期花了7000元钱呢?
原来,魏竹在家里时,他的花销都要经过父母的同意,而来到大学以后,拿着自己充裕的生活费,他的花销都是很随性的。比如每次到商场买衣服,只要看到喜欢的,他就会买下来;寝室聚餐的时候,性情豪爽的他总是抢着买单;从学校出去的时候,由于不熟悉公交线路,打车的次数就增加了不少。
与魏竹遇到同样烦恼的新生不在少数。在采访中,不少作为“过来人”的在校大学生表示,由于来到大学之后缺乏
他们建议,防止刚到学校花钱止不住的最“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自己的
有分析指出,大学生虽然经济上还不独立,可支配的钱款有限,但还是应该培养良好的
心理篇
大一新生们大多对大学充满幻想和期待,这种心理往往会导致对大学的失望和迷茫。大学并非你想象,那么在心理上应该如何调整和准备呢?
大学生活扑面而来的就是宿舍的集体生活,六人间与八人间是大学宿舍的常规规格,部分大学提供四人间的宿舍。宿舍随机分配的室友是一种缘分,可以建立最初的友情,收获温暖。但是,集体生活也会带来矛盾和摩擦,大学室友多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逻辑以及文化风俗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样的差异会使集体生活遭遇危机。
“宿舍的分配是随机也是强制,缘分在此,但眼缘未必。天南海北的舍友,不同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及个人素质,都会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体现出差异,矛盾和摩擦会一点点积累。在家里我可以随意做我想做的,但在宿舍就不行,我会考虑别人会存在差异。”
宿舍里有人早起,有人晚睡,有人睡觉打呼噜,有人习惯大声说话等等生活细节上的小摩擦,日积月累容易导致宿舍关系紧张,那么如何处理这样的宿舍矛盾呢?
“对于宿舍关系,首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然后要尽量多交流,同时要充分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要刻意炫耀或者瞧不起别人。很多事情没有自己想的那样严重,并且舍友更多的是一种信任,只有你真正去信任他,他才会和你用心去相处。”贵师院
还需要注意的是,大学上课无固定教室,一门课一间教室,所以有人称大学上课就是“打游击”;大学的班主任,一学期能见面一两次实属不易。高中学习有严格的作息、密集的课程和严苛的老师,规划有度有条不紊的学习节奏是高中学习的状态。大学的学习节奏和状态,全靠个人。
对于大学学习,
“一定要有目标,然后不断督促自己一定要完成目标。大学没有老师督促家长管制,要高度自觉,自主完成。同时要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根据自己的定位进行选择。”高鹏程这样建议。
信息篇
“请问学校的寝室几人间,条件好不好?”
“各位学长学姐我的这个专业好学吗?作业多不多?”
“请问那边的气候怎么样?食堂的饭菜还可以吧?”
近日,在大学招生录取工作紧密进行的同时,各大高校里的百度贴吧充满了全是准新生们向学长学姐们了解“真相”的帖子。
“在网上直接向学长学姐们发问是很靠谱的方法。”前两天刚被录取的大一新生齐召荣在谈到用网络的方式了解新校园时说。齐召荣的家来自河北,当得知要来到远在千里的贵州读书时,他第一反应就想到了上网逛贴吧。通过贴吧上的交流,还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他就已经了解很多信息。
齐召荣认为,通过网络向同是学生的学长、学姐们交流询问可以得到更贴近的信息。像食堂的饭菜好不好吃、学校附近的交通是否便利、住宿条件怎么样等等。“这些都是切身的体会,错不了。”
据了解,目前在网络上百度贴吧、新生QQ群、微博已经成了准新生们入学前了解学校信息的主要渠道。有趣的是这些渠道同样成为高校准新生认识新朋友的好地方,甚至有新生“自曝”个人照。在很多大学的贴吧内,学生们如果看到有“萌妹子”的图片,会争相认识,如果看到“屌丝”的图片,则会互相调侃。通过这种方式,新生们很快熟络起来。
当然,现在网络的便捷让很多准新生们能够快速、便捷的获取学校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往往都处于“碎片化”的状态,难以达到全面、权威、准确的状态。
某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处工作人员表示,“学校提供的信息才是最准确的,希望同学们注意学校官方渠道发布的讯息。”该工作人员称,虽然现在网络很发达,新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了解到很多信息,但是像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学校入学相关规定这些重要的信息还是应该以学校发布的为准。
据工作人员介绍,学校会将录取通知书和招生简章及相关资料一同邮寄给被录取的考生,这些资料包含了很多政策信息和学校的相关规定。例如像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指南,通过指南提供的信息就能够顺利办理。“像此类重要的信息学校提供是最准确的。”该工作人员还提醒,网络上的信息尽管丰富,但鱼龙混杂,如果遇到重要的信息需要核实,应该关注学校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或是致电学校招生部门进行咨询。
社团篇
“我的大学除了追求不挂科,剩下全部都是社团活动。”
徐成义是中国(贵州)高校传媒联盟第四届新媒体部副部长,
“因为我感觉在大学做不了学霸。就要找一个可以像学霸一样疯狂的地方释放热情。”徐成义开玩笑地解释自己在社团有如此干劲的原因。“社团活动给我许多锻炼自己的平台和机会,帮助自己全面发展,同时无论是苦是乐都丰富自己枯燥的大学生活,如大学生通讯社让我学会写新闻。学会了新闻工作者新闻专业所具有的新闻认知能力,然后进入中国(贵州)高校传媒联盟这个大家庭,参加了一系列挑战自己的活动,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参加耕耘
社团不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有志青年广结益友的地方。大学里的友情甚至是爱情,大多都是以此为起点。从初入大学的懵懂无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琢磨,再到日渐成熟的为人处世,这些书本给不了的实践,很多大学生都从社团得到了磨练。
没有社团的大学就是没有色彩的大学,但是“社团诚可贵,学习价更高“,无论何时,学习都是学生的本业。大学里,社团活动和课程撞车是常有的事情,那么如何权衡抉择呢,时间如何分配?
对此,
那么,初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如何选择社团呢?“能否提高自己,是否适合自己”是张涛给学弟学妹们提出的衡量标准。李熹若则把“兴趣”作为第一衡量指标,“利于之后学习和院内发展,也是很重要的标准,在选择时这些也要重点考虑”。徐成义建议“提前了解自己的学校大环境,然后通过联系一些该学校社团活动比较多的学长学姐,了解自己学校的社团情况,对感兴趣社团多收集些资料,便于参加面试和竞选。给自己一个好的起点,最好能够进入社团核心成员行列,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更广阔的平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