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第二轮复习是建立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的深入、综合和提高,是实现由知识到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目标是重组知识、训练技能、查缺补漏、完善体系,重点是针对第一轮复习中学生的不足,构建应用性知识体系,并针对考纲中高考要求和高考题型重点复习。
2. 把握总体尺度
在二轮复习中,要做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在量化的同时更要做到质化。高三地理任教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2.1、重视《考试大纲》的研究,准确把握高考复习方向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应该是高考地理复习的依据。重点研究《考纲》的要求与变化,把握教学与考试的辩证关系,全方位地感受高考命题的有关事项,进入一种“高考复习”的状态,这是高效复习的必要前提。
2.2、以专题复习为主要的复习形式,以话题为中心展开复习
第二轮复习的目标是提升能力,因此专题复习成为复习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辨析各知识板块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主干知识进行重组、整合,完善学科知识体系,是对主干知识的深化。在专题复习中,以话题为中心,围绕话题组织相关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其中关键就是设计好话题,既体现高考要求,又具有时代性、新颖性,符合社会主题才能深化主干知识。
2.3、科学组编试题,合理训练
在第二轮复习中,编试题遵循三个原则:新编的试题要体现教材的特点,要符合考纲要求和训练思想,要体现新颖性、准确性与导向性,有助于梳理、归纳训练。
在训练量方面,注意“度”的把握。通过一定量的经典习题,检查学生在复习中的薄弱点,培养其认真、仔细的审题习惯,训练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答题的规范、严谨等应考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但应避免猜题押宝,搞题海战术。
同时除每周文综训练外,综合专题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教学时段的不同需要,将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各省区的部分模拟试题进行必要的选择变形,较好的把握知识联系的深度和广度,力求在变化中求深化、细化,使这些试题成为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工具,做到做题必有目的,同时重视学生平时练习和考试中的错误,指导学生总结做题的经验和不足,追求把题做“透”、做题必有“收获”的做题意识。
2.4、注意讲与练的关系,综合复习与分科复习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运用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技巧、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力求讲要讲出主线、讲出新意和规律,评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特别注意“四评”“四讲”,即:评错误解答、防重蹈覆辙;评优秀解法,培养创新能力;评新题生题,强应变能力;评旧题新考,增忧患意识。讲共性和个性;讲思路与规律;讲题型与技巧;讲发散与变化。
3.加强双基训练,培养良好的认知结构
怎样进行高考地理的有效复习,不仅成为高三地理任课老师所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广大学生的一个难题。在复习期间,经常有学生向小编反映“不知道怎样复习地理”,“不知道干什么,看什么?”他们在地理复习过程中有些迷失了方向,下面小编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3.1 首先要打好基础
地理学科复习有其特殊性,它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时间跨度她很长,从初中一、二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特别是初中二个年级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由于学生年纪尚小,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原因,地理学科在初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学生的初中地理基础很差,又过去了几年时间,大部分知识都已经忘记了。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第一轮复习尤为重要。学生应十分重视第一轮复习,认真听讲,仔细记录,跟上老师的节奏,把每一堂复习课当作新课一样,重新打好坚实的基础。在二轮复习中更要注重知识网络结构的架构。
3.2 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许多人的眼中,特别是那些并不很了解地理这门学科的人眼中,总是认为地理是一门简单的学科,无非也就是“这里是什么海,那里是什么洋,这个国家有什么城市,出产什么物产,那个地方有什么工业,农业怎么样等诸如此类的内容”。在他们心目中,死记也就够了,而对于我们高三年级同学而言,地理学科往往会很难,总是有许多的难题,不但不会做,甚至都看不懂。同学们也都知道,地理并没有那么简单,有许多知识与其它学科甚至是理科性的科目关系密切。如:地球自转意义中的地方时计算,地球公转影响的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大气运动中的全球性大气运动等,这些问题均涉及了一定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难度较大。在复习过程中靠死记往往很难奏效,只有真正深入地理解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真正地解决这些难题。
3.3要注意地理学科内的联系
中学地理知识大体可分为以下几部分:初中阶段的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高中阶段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初、高中均涉及的地球与地图知识。
一般来说,初中的世界地理以及地球和地图知识往往是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在某一景基础上再设置一些自然和人文地理的问题,而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则是题目重点考察内容。同学们在进行地理复习过程中如能认清各个知识点彼此之间的关联,并使这些相关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进行专题式的复习,把地理知识融汇在各个专题之中,这样的复习目标就十分明确了。
例如:“人口地理”这一内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
一、人口增长
可涉及由人口迁移所导致的机械增长和人口再生产所致的自然增长,而人口迁移知识和人口再生产知识又可进一步深入。
二、人口分布
可分为稠密区和稀疏区,其分布地区和分布原因又可与气候、地形、位置等地理知识联系起来。
三、人口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问题:
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甚至负增长带来的问题
人口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也应有相应的人口政策,第一、二方面主要就是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另外就是提高人口素质;第三方面问题解决的措施就是,使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的发展相适应。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一个“人口地理”专题,可以涉及世界地理、高一的城市化、高二的人口再生产等内容,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些知识之间的关联进行专题复习的话,复习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3.4要注意与文综内其它学科的联系
到了高三地理复习的后期,我们复习地理时往往不能太过局限于本学科了,还要同时联系历史、政治学科加以复习,找出三门学科中的一些共点,也就是特别容易发生关联的地方。在历年的高考文综题中总会有几个学科综合题的,要么是地理背景下的历史事件,要么是在历史背景下的政治问题,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充分考虑各个学科的特点,综合起来考虑,答起题来会更容易。
4.注重基础和网络结构形成,查难补缺,培养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教师往往有懈怠的情绪,以为在一轮时已将知识点完全介绍完了,下面应该做试卷巩固了,其实不然。二轮复习更应突出对知识的融合贯通,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就二轮复习中对学生的指导,谈谈自己浅陋的认识。
4.1认真抓好“二讲”,夯实学生知识基础。
在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高效率的原则,实行“两讲”总体指导思想。所谓“两讲”即是“讲结构、讲规律、”。
4.1.1讲结构,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要摆脱传统的“知识本位”思想、“学科本位”思想的束缚,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摒弃那种面面俱到只注意零散知识的的教学方式,开始时教师应该在复习具体知识之后带领学生总结知识结构,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形成知识结构的网络。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及其体系,而且形成了学生一种学习习惯与思维方法。当然在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之后,可以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总结其他知识结构。例如在复习高一(下)教材第六章之后列出一些知识结构。这样使学生对第六章的知识及其结构一目了然,要比单纯复习诸多知识点的效果要好。当然我们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分析总结整个教材下册或是上册直至高一全部两册教材的总体知识结构。
4.1.2讲规律,让学生两条腿走路,抓住学习关键。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有很多学生学习地理时只注意记忆一些识记性知识,却忽视了掌握那些地理规律与地理原理,所以一接触到那些应用地理规律与地理原理解决现实问题的题目就一筹莫展了。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重视地理规律与地理原理的教学。例如对以下地理规律与地理原理进行重点复习和记忆。要让学生形成一个框架。
4.2追求效率,注重能力培养,力图形成能力,观念。
地理学习能力是指一般学习能力基础上而为地理学科所独有的地理学习与初步研究的能力,如对地理学工具的灵活掌握运用,包括对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图表的判断、绘制、分析;善于观察、发现和分析地理现象;善于获得或提取地理信息;具有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对种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的综合思维方法。高考文综试题提供越来越多的地理信息,供提取和分析,不断减少对死记硬背内容的考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一些重点内容。
4.2.1精心设计问题
设计问题既要紧扣教材,照顾全面,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又要给学生发挥的余地,题目措词要通俗、明确,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难易程度。
4.2.2灵活恰当的引导、启发
在指导阅读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把阅读中存在的疑点、难点做好标记。在组织讨论、引导交流中,教师要适当地给予点拨、启发,不断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4.2.3有的放矢的精讲
教师讲解的内容要少而精,要针对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有的放矢地讲解,要讲透重点、难点内容。小结时注意教材的整体性,以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4.4.4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
指导阅读、组织讨论、引导交流、巧妙点拨、反馈总结五五个环节的时间分配要合理、灵活,主要是根据各课的具体内容、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安排。
5.总结
以上小编通过浅叙了在高三二轮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反映了高考复习阶段的课堂中引入二轮复习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们的学生,无论其处于什么阶段,他都是要向前发展的。高考不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而我们复习课阶段教学也不能仅为高考服务,要为学生更长远的未来服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