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学生都碰到过上课听懂了、课下会做了,可考试总出错的情况;或是进考场就忘,出考场又想起了的情况。
你一定很困惑,为什么平时能听懂也会做,但是一上考场就不行了呢?小编就为大家推送一篇文章,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明白了。
1.上课听懂了——从已知的结果推导出整个思路,比凭空产生思路容易
这个道理非常浅显,“接受”远远比“产生”容易的多。“听懂了”容易,是因为老师们大都会采用“通俗易懂、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等等的教学艺术,听懂不是难事。
听懂而不会是缺乏思考和动手能力,是思维上的欠缺而不是能力上的不足。思维上的欠缺指的是对问题思考的主动性不足,不善于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虽然一听就懂,但是光听而不改变被动灌输的特性,是不会进步的。
2.下课会做了——充其量反映出听众的模仿能力合格
课下会做,是由受众自身的短期记忆与天生的模仿能力所决定的。只要听懂了,就能模仿老师的典例进行自我练习。
3.考场出错了——考试不会只是卡在某个步骤,由于考场环境,容易钻牛角尖
其实很多人发现,题目其实都见过,知识点都会,题不会做,往往只是卡在某一步骤。只要这一步骤通顺了,后面都会做,这也是大家听得懂但是不会做的原因。考试时由于时间有限,大家做题时容易只朝一个方向去思考,钻了牛角,导致不会做。
解决方法:
主动思考,积极动手,改变观念。平时多思考试题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多花费一些时间“看”题,看每个步骤之间的思维转变,步骤与步骤之间是如何推导的。
还要学会逆向推导的思维:要想获得什么结论,前提条件是什么。要想解决听懂不会做的问题,就得明白原因,要想解决这些“原因”,我们应该要始终本着从题目出发,思考题目的问题和条件,而不是凭空套用题目。
4.怎样解决考场上不会做,而一出考场就明白的现象?
所以考试时,一看到题就不会做。出考场后,紧张消除了,大脑也清楚了,记忆也恢复了,思维也活跃了,于是,考试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可能瞬间会做了。
一上台就忘词,一被老师叫起来就不会答题,也属于这种现象。要改变这一状况,一个有效的办法是,经常参与容易造成紧张的活动,让自己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解决方法:
(1)“把平时考试当期末大测、把期末考试当平时测验”,也许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调节。
(2)在考试的前一天适当的听听音乐,远眺,减缓压力。只要平时认真听讲,课下多做习题,考前做到心中有底,考试时自然不会紧张了。
5.弱科紧张现象:谈“xx学科”色变
若某学科成绩长期不理想,学生就会产生心理阴影,对那一科目麻木,不愿学习某科,放弃攻克该学科,把时间转移到自己喜欢的学科,甚至还会产生“自知我笨”、“我没有学习好数学的天赋“的想法。
解决方法:
(1)端正思想,不能稍有难处就放弃;循序渐进,补弱得一步一步地来。
(2)对照大纲,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及时弥补,这是提高分数最有效的办法。你可以看看考纲是怎么要求的,你可以看看课本中某知识点是怎么讲解的,你还可以看看课本上的例题是怎么示例的,等等。
(3)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所以建立错题集十分关键。补习弱科就是要在减少错误上面下功夫,谁功夫下得越多越真,谁对改正错误越重视,考试分数提高就越快,成绩就越好。
(4)向优势学科要体会。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会或者不会的学科,我们不妨停下来精心研究一下学得好的学科的体会,再反思一下学得不好的问题,十有八九就会突然间开了窍。同时,也可以找一些学对相对较好的同学请教一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