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考生心理也从极度紧张的状态一下子放松了下来。据媒体报道,有学生疯玩三天三夜,喝酒、游戏、运动轮番进行,结果晕倒送医。这种不加节制的放纵也会对考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备战高考是一场身体和心理的持久战,考生们都经历了一段很长时间的超负荷学习,睡眠不足,压力与日俱增。而到了正式考试的三天,考生心理经历了急性应激期,应激反应到达顶点,心理能量也几乎枯竭。
一旦考试结束,机体虽然瞬间放松下来,但实际上身心疲劳远没有得到恢复,积压的负面情绪也才刚刚开始有机会释放。这个阶段,学生们容易出现一些健康问题,比如消化不良、内分泌紊乱等等。
这时候,考生们最需要的就是充足的休息,尤其是补充睡眠,保持有规律的作息。用于放松的文体娱乐活动应该适度,压力的释放应该循序渐进。家长也需要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不能因为考试结束就对他们放任自流。
这个期间,也有一些考生会突然遭遇空虚、无聊的状态,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对于这样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同伴交流和父母的陪伴,放松情绪,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对未来的选择。
相对来说,更为普遍的一种考生心理其实是焦虑。对成绩的不安和期待,使得很多学生甚至比考试期间还要紧张,彻夜难眠。只要一静下心来,就会反复想到考试中的题目。有的学生过分担心录取情况,郁郁寡欢。还有的考生认定自己考试不理想,情绪低落、悲观,自我否定,甚至因此做出一些极端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心理专家希望社会和家长重视“后高考时期”学生们的心理问题。
此时,家长需要及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尤其是识别他们的负面情绪,了解孩子对成绩的预期。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保持与孩子的沟通,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加强陪伴,和孩子一起,共同思考和规划未来,支持他们的选择。一旦发现孩子有严重的消极想法,必要时还可以寻求老师、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