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定点帮扶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6个贫困村,急那坡所需、尽学校所能,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推动定点扶贫工作走深走实。
做好统筹谋划,夯实扶贫保障力量。“一把手”当好扶贫工作第一责任人,校党委书记每年至少2次深入帮扶村抓推定点扶贫工作,检查指导督促工作落实。选优配强脱贫攻坚一线力量,先后派出年富力强、热爱和熟悉农村工作的党员干部18人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建立科技扶持机制,成立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组建农业推广专家队伍,全面推进技术下乡。加大资金投入,累计投入预算资金790万元、教职工捐款和各类筹资1300万元,为精准扶贫提供财力保障。规范资金管理,研究出台《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扶贫项目采购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确保扶贫资金落实到位、提高效用。
开展扶志送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带动脱贫致富主力军和发展现代农业中坚力量,利用学校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与广西农业农村厅联合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累计培养学员1200名,涵盖种植、养殖、加工、休闲农业等农村产业。筹资兴办“乡村振兴”培训学校,组织政策宣讲员、涉农专家、科技特派员、大学生实践团60余批次,深入农村开展扶贫政策宣讲、卫生健康知识讲座和油茶林、中草药、食用菌、家禽饲养等技术培训,受益群众达上万人次,为当地培养一批有想法、懂生产的技术能人、致富带头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打造特色产业,找准持续发展道路。发挥学科优势,组织涉农学科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因地制宜制定实施“一村一特色”产业布局规划。打造那坡县北部山区优质桑蚕种养示范区、大石山区中药材生态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培育肉牛黑猪养殖、黑灵芝种植、稻田养鱼等特色项目,帮助贫困村成立村民合作社,筹建扶贫车间,推进扶贫产业项目落地落实,使当地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脱贫,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致富。目前,桑蚕种养已发展成为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种养桑园共2200余亩,带动贫困户130余户,年产茧1.6万公斤,年销售收入800余万元。
优化基础设施,“一帮一联”助力脱贫。优先解决道路、饮水、网络等问题,2019年学校筹集1100余万元,扩建和修缮农村道路12条,铺设产业道路3条;筹集600万元建成公共蚕房32间近1600平方米、省力化大蚕房2间近800平方米,并完善配套设施;筹集200万元修建饮水工程,解决200余户近800人饮水困难问题。建成宽带网络、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加装移动电话信号塔,制作宣传栏,完成太阳能路灯安装亮化工程,建设村级公共卫生厕所等,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升贫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落实“一帮一联”,组织处级以上党员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等指标,进村入户增进了解帮扶对象,帮助其解决技术落后、资金短缺、农产品销售渠道少等实际困难,定期跟踪贫困户子女助学政策扶持情况,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