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7项全国创新争先奖

|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746

企业微信截图_20200603092755.png


  2020年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30日上午,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在京揭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超声速强预冷空天动力研究团队(带头人:陈懋章)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焦宗夏教授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苏东林院士、施闯教授、吕金虎教授、郝爱民教授、王云鹏教授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获得7项奖励,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一。

  “全国创新争先奖”每3年评选表彰一次,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奖项,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是国家科技奖项与重大人才计划的有机衔接。每次评选先进个人不超过300名,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并对其中不超过30名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评选表彰先进集体10个,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牌。

  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的7个奖项

  全国创新争先奖牌

  陈懋章院士作为带头人的高超声速强预冷空天动力研究团队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

  陈懋章,男,1936年2月生,汉族,四川成都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专业,先后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航空航天评议组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气动热力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动力学会委员会委员、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会理事、国家攀登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CFD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水利学部主任、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等。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高超声新型航空发动机、叶轮机气体动力学、常规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科技工作者团队奖(2020年),获得“航空报国金奖”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以及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高超声速强预冷空天动力研究团队

  高超声速强预冷空天动力研究团队创始于1981年,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8人、副教授4人。团队成员涉及气体动力学、传热学、固体力学、燃烧学、试验测试、材料力学、制造工艺等学科,围绕高超声速强预冷发动机开展系统深入的创新,研究覆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工程研制的全链条,获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

  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焦宗夏,男,1963年4月生,汉族,辽宁沈阳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院长,机载系统创新中心主任。本科及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德国汉堡科技大学访问学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飞行器流体动力控制与操纵”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担任“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主任,航空学会常务理事,并创建机电分会及IEEE/CSAA航空机电系列国际会议,“流体动力与机电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伺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飞机高可靠液压系统、高效刹车和负载模拟器等方面研究,解决飞机控制与着陆重大安全及试验瓶颈问题,成功应用于多项国家重大工程。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均排名1,其中2017和2006技术发明二等,2010科技进步二等)、教育部自然一等奖1项(排名1,2019年),获得国家及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发明专利59项(排名1),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2本,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高被引学者。

  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苏东林,女,1960年3月出生,山东莱芜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硕士、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航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所所长, “智能系统与装备电磁环境效应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电磁兼容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发现了复杂系统电磁发射内在规律,提出了电磁兼容要素集理论和方法;发明了平台级电磁兼容性定量设计技术、体系级电磁兼容性动态复合设计评估技术,研制了平台级电磁兼容性工程设计系统,推动了我国电磁兼容性定量化设计技术的发展;发明了电磁干扰精准辩识技术,成功解决了数十起重大电磁干扰工程问题;自主研制了系统级电磁兼容性外场测试系统,实现了在外场电磁环境下复杂系统电磁兼容性整体测试零的突破。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

  施闯,男,1968年6月出生,辽宁昌图人,中共党员。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卫星导航与移动通信融合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先后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并入武汉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1-2004年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任研究员,2004-2017年在武汉大学任教授、卫星导航与定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 类)主任等。长期从事高精度卫星导航及其应用研究,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和重大研发任务,在我国北斗高精度定位导航授时的理论方法、核心软件及应用系统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支撑了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及北斗高精度应用服务系统等的研制建设。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入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发表研究论文230余篇,SCI他引1500多次,授权发明专利31项。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等60多人。

  吕金虎,男,1974年9月生,汉族,湖北枝江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聘教授。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Visiting Fellow、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博士后、澳大利亚RMIT大学教授。全国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联盟理事长、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IEEE Fellow。长期从事工业互联网、智能系统与协同控制的研究,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曾获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排名1,1项排名2)、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杰青、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国家级人才、中科院百人、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澳大利亚ARC Future Fellow、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全国优博等。据Web of Science,总他引1万4千余次,h指数62,5篇单篇引用超500次,单篇最高引用1391次。IEEE TII(Q1)共同主编、第43届IEEE工业电子学会年会共同主席。

  郝爱民,男,1968年10月出生,汉族,辽宁兴城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硕士、博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北航)主任,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长期从事虚拟现实中的建模理论与绘制方法研究以及成果转化工作。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实时三维图形平台BH_GRAPH”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成果“可交互人体器官数字模型及虚拟手术研究”为基础,研制成功了国际一流水平的虚拟人体器官和系列虚拟手术系统,为医学研究与转化、手术方案规划与预演、医学教育与培训提供了新型信息基础平台。相关成果列入国家转化医学重大基础设施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单元,入选“十二五”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2019全国双创周开幕式主题展,中国科协2019前沿领域科技成果。获2018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8中国虚拟现实双创大赛全国总冠军,2019世界VR产业大会VR/AR创新金奖。

  王云鹏,男,1966年12月生,满族,吉林舒兰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车路协同与安全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本科、硕士、博士,美国堪萨斯大学访问学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负责的团队获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从事一线教学与科研工作32年,在国内率先创建了车路协同这一前沿技术发展方向,并在车辆运行安全智能监测、路网交通协同联动控制、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等方面开展了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性工作,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和省部级一等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58项(均排1);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182篇;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8项。为我国车路协同技术体系的创建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推荐阅读

外交学院3年本科就业率维持在94%以上!3年间上涨了约1%!

2017-2019年学科竞赛排行榜竞赛项目分析

第三、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对比!

大学专业:社会学类专业全国招生计划解读

强基计划试点院校招生专业实力对比

大学专业:生物工程类专业全国招生计划解读

电子商务专业考取难度排名及解析

高考志愿填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详解

财务管理专业考取难度排名及解析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手机扫一扫下载APP

400-181-5008

优志愿将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免长话费 )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