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教育部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学校是河南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龙头和中心。
建校60余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医、理、管、工、文、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中医药大学。2022年,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及海外招生。在河南省内参加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等批次招生。
中医学学科
学科解析: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学科创建于1958年,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13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15年获批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 A 类特色学科并于2019年顺利通过验收,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A类)建设学科。
学校中医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系统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一定的西医基础和对常见病症进行中医临床诊疗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
学科优势:
学科队伍结构合理,高端人才影响较大。学科现有成员438人,其中高级职称311人,占比71%。博士学位286人,博士生导师65人,硕士生导师185人,拥有完整的本、硕、博教育培养体系。
学科研究成果突出,优势方向国内领先。优势方向如中医药防治呼吸疾病、儿科疾病、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的科研水平在全国中医行业居领先水平,在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诊疗方案、循证评价、作用机制等系列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学科近五年主持国家重大专项16项(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国家自然基金11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9项、二等奖、三等奖21项。
学科拥有国家级临床研究平台2个,国家区域专科诊疗中心6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河南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16个。
瞄准领域:
聚焦学科重点研究方向,把关乎民生、影响人民健康的慢性呼吸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儿科疑难疾病、艾滋病、脾胃肝胆疾病等作为研究重点。对以上领域内群众关注的、影响患者预后的、影响生活质量的、中医药有疗效优势的病种进行优势病种方案研究、发病机制研究、疗效机理研究等。学科建设成果将提升中医学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优势病种的中医药防治能力,推动河南省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迈进。
就业前景:
学校毕业生可到各级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中医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卫生管理等工作或考博深造。
报考指南:
中医学是文理兼收的专业。学校中医学(学制5年)文科专业在河南省2019年、2020年、2021年本科一批的录取平均分分别为556.9分、581.1分、585.1分,理科专业在河南省2019年、2020年、2021年本科一批的录取平均分分别为550.3分、591.9分、568.3分。
传承中医文化,弘扬中华国粹!欢迎热爱杏林,有志于投身人民健康事业的学子报考中医学专业。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
河南中医药大学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471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1005 | 中医学 | C+ |
2 | 10471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1008 | 中药学 | C+ |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