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院的梦想是成为中国原创技术的发源地,成为国际工程科学的重镇,成为全球工程科学教育的中心,以及成为国家级的中心智库。工学院现有多个学科,其中力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学科。工学院设有7个本科专业、9个硕士研究生专业、9个博士研究生专业以及1个博士后流动站;建有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等多个重要研究机构,它们中多数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的已经进入世界先进学科的行列。
学院特色
注重理论基础:重视基础教育,鼓励创新,注重能力培养,对本科生的培养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规范的教学计划。
强调实践能力:工学院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本科生设置了实验及实习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参与科研奠定良好的基础。
支持学生科研:工学院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并为本科生进入实验室接触科研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和经费支持。
国际化教育
工学院和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基于学费互免协议,选派优秀工科学生赴国外合作大学进行一个学期的课程或助研学习,双方互认学分,课程可从其工学院开设的专业课中任意选择。
工程毕业设计项目Capstone Design学习国际知名大学先进的工程设计教育经验,培养本科生的工程设计能力。联合斯坦福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来自Schlumberger、 Schneider Electric、Panasonic等世界一流公司的工程项目。
GLOBEX 暑期项目吸引了来自10余个国家及地区教授前来授课,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与北大学生一起修读为期一个月的国际化课程。
导师制:工学院为每位学生都配备了导师,在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学院奖助学金:工学院设立了斯伦贝谢奖助金、埃克森美孚奖学金和波音奖学金等。
分流方向专业介绍
理论与应用力学
该专业由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创立于1952年,是中国大学中第一个力学专业。坚实的数理基础、巨大的发展潜力一直是该专业毕业生的传统优势。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毕业生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毕业后可在力学、工程科学、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可进入工程技术相关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或管理工作。该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分析方向)
该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数学、力学和计算机技术研究和解决工程与科学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工程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力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也可进入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从事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北大力学系培养的科学与工程计算人才是国内外结构工程设计软件的主要力量之一。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该专业旨在培养我国乃至世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领域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重大企业与工程的卓越管理人才,以及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的杰出领导人才。为实现我国能源与资源的高效利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支撑国家新能源与先进能源系统等新型战略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人才和科技基础。
航空航天工程
该专业适应国家航空航天事业高速发展的需求,利用北京大学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雄厚资源,为航空航天及相关领域培养和输送具有坚实基础和宽广视野的高素质人才。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研究生阶段或出国留学进一步深造,也可以选择到航天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能源与资源、空间应用和国家机关等部门从事工程技术、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生物医学工程
该专业运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并解决生命科学和医学中的重大关键问题,是全球竞争和优先发展的新型工程科学领域。生物医学工程系旨在培养具有理工医等交叉学科知识的人才,重点提升学生协同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生物医学工程科学研究教学重要基地,培养一批前沿交叉领域的领军人才。该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材料科学与工程
该专业致力于为国家材料科学,特别是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分子功能材料等领域培养高质量、综合型的工程技术、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人才。毕业生绝大部分在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攻读研究生并从事科研工作,也有部分学生从事材料相关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科技管理和工程设计与应用工作。该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机器人工程
该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力学与先进制造工程、自动化工程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掌握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和集成应用技术,具有从事智能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开阔的机器人领域领军人才。
精品课程
毕业生去向
院校分数线(综合)
工学院是北京大学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人数最多的学院之一,也是北京大学高端人才比例最高的学院之一,欢迎大家报考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