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是经是经党中央批准,由教育部审批,培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公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而组建。
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6大学部,研究范围覆盖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管理学,以及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等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领域。
办学特色
1、“师徒制”的指导模式
“师徒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多年探索不断完善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社科大本科教育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设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导师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其他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每位导师指导2-5名学生。
中国社科大实施特聘首席教授制、特聘讲席教授制、课程主讲教授制、讲座教授制、领军人才制等师资建设制度,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师徒制”提供支持。同时,聘任高水平教师投入到一线教学,负责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核心课程的讲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优质教育。
2、“本- 硕- 博”资源一体化
中国社科大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后备人才,通过加大推免力度、硕博连读等形式,在相关基础学科和重点学科探索连续培养途径。向本科教育导入研究生教育资源,推动实现“本- 硕- 博”资源一体化。
中国社科大现有13个本硕博一体化的科教融合学院。每一个学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个或多个研究所(院)为牵头合作单位,进一步实现了科教相互融合、校所优势互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动态竞争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
3、深度国际化
学校充分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大力引进国际学术资源,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多元教育,同时不断深化学生的国际化培养,促进学生的对外学习与交流,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本科人才。
截至目前,我校已经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明尼苏达大学、莫斯科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和机构签署近百项合作协议,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国际合作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学校还设立了学生海外培养奖学金,对优秀学生进行资助。
4、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
兼任学生导师的中国社科院专家学者,承担大量的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或委托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研究任务、个人的独立研究。
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纳入到日常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中,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导师的科研活动,通过实践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方法,接触学科领域前沿内容。
2018年中国社科大启动“人文社会科学新苗计划,根据学生学历层次、专业特点不同,探索、提升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形成以“课题研究”“读书会”“学术竞赛”“研究小组”“成果奖励”五位一体的本科生科学研究管理体系。
5、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中国社科大努力实现广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管理制度上为本科生提供有序转调专业、辅修专业的机会,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发掘学生潜能。
为推进高质量课堂教学和科研教学的有效开展,学校本科生教育采用精英教育模式,进行小班教学,每班级人数稳定在15-35人左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各专业的差异化培养要求,还采取大型综合课、系列化小型独立课、研讨课、长学时课、短学时课、结合科研的研讨课等多种形式。
师资队伍
中国社科大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副研究员、学科带头人,及国内外知名教授、国家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内外知名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本科生的教学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学校全面实施特聘教授、岗位教师、专职教师和研究生导师制度,组建 “四位一体”的师资队伍。同时,组建本科课程教学团队,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优质教育。
近两年在北京的录取分数线
学术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学术界领先和独一无二的文献资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部图书馆藏书170.6万册,研究生院图书馆藏书40.5万余册,各院所图书馆藏书342.9万册。历史研究所、文学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等图书馆分馆,更是以专业性强、门类齐全、所藏善本孤本的数量和质量在国内专业图书馆中名列前茅,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很高知名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学科结构最完整、综合实力最强的学术期刊群。全院拥有学术类期刊82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学科领域的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主管全国性学术团体10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