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修德、养慧、精艺、至善”的校训,主动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传媒与艺术专业人才。
学校地处京津冀一小时生活圈,根据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天津作为北方文化之都的城市文化定位,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教育观念创新为先导、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体系优化为重点、以应用型、复合型、原创型人才培养为特色,逐步形成具有地域优势和文化产业特征的学科专业体系,正努力把
学校下设九院一部:影视学院、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突出、责任心强、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
学校不断加大教学实践设施设备投入,结合现有学科专业布局、行业发展特点,建成了“广播影视艺术综合实验区”“舞台艺术综合实验区”“视觉艺术综合实验区”三大实践教学系统平台,包括广播直播室、影视配音室,电视虚拟演播厅,电视导播室和高清导播车系统、电影电视审看厅等多个数字化广播影视传媒实验室,以及艺术语言实验室、综艺排练厅、新闻演播室、纪录片工作室、Apple工作站、室内剧
学校图书馆和网络中心,拥有41余万册藏书和400兆网络带宽,知网直接入户,能够满足学生网络学习、文献查阅与论文写作的需求。
学校重视和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经过长期探索,构建了“一条主线、两个课堂、(3+1)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条主线:专业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融为一体,本科四年全程贯穿创新创业教育主线;两个课堂:第一、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功能融合互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学生自主协同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3+1)层次:3层为基本能力实践层、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实践层、综合能力实践层;+1层为基于众创空间的就业和创新创业实战层。根据国家传媒事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建立“产、学、研、创”协同创新平台,被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等单位认定为相关行业领域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在天津市蓟州区盘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了集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戏剧
学校积极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对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
学校坚持以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为先导,强
学校坚持
第一部分 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
我校2023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1881人,男生70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7.59%;女生117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2.41%;
表1-1 2023届毕业生分类统计表
二、毕业去向落实率及创业率
2023届毕业生是我校第十一届毕业学生,截止至2023年8月31日,全校毕业生就业人数为1769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4.05%,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67%。其中,创业学生人数21人,创业率为1.12%,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了0.48%.
表2-1 2023届毕业生分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表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毕业生人数 | 已就业人数 | 毕业去向落实率 |
影视学院 | 72 | 71 | 98.61% | |
176 | 173 | 98.30% | ||
90 | 87 | 96.67% | ||
合计 | 338 | 331 | 97.93% | |
84 | 84 | 100.00% | ||
182 | 174 | 95.60% | ||
合计 | 266 | 258 | 96.99% | |
新闻与文化 | 42 | 41 | 97.62% | |
35 | 34 | 97.14% | ||
42 | 40 | 95.24% | ||
34 | 30 | 88.24% | ||
合计 | 153 | 145 | 94.77% | |
54 | 53 | 98.15% | ||
53 | 49 | 92.45% | ||
56 | 51 | 91.07% | ||
合计 | 163 | 153 | 93.87% | |
37 | 37 | 100.00% | ||
70 | 68 | 97.14% | ||
169 | 152 | 89.94% | ||
合计 | 276 | 257 | 93.12% | |
播音主持 | 318 | 293 | 92.14% | |
95 | 93 | 97.89% | ||
171 | 152 | 88.89% | ||
51 | 44 | 86.27% | ||
50 | 43 | 86.00% | ||
合计 | 367 | 332 | 90.46% | |
共计 | 1881 | 1769 | 94.05% |
三、毕业生就业城市去向
毕业生就业去往省市分布:东部
从2023届毕业生就业去往趋向来看,我校2020年在全国招生计划的比例分配中,回生源地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为477人,占25.36%,回生源地所在省市的毕业生人数为617人,占32.80%。
四、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流向
从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来看,事业单位实际签约人数占就业人数为25人,占比1.33%;国有企业单位实际签约人数占就业人数为17人,占比0.90%;民营企业实际签约人数占就业人数为582人,占比30.94%;其他企业实际签约人数占就业人数数为502人,占比26.69%;党政机关实际签约人数占就业人数为14人,占比0.74%。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大环境不振,导致2023年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毕业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也发生着改变,逐渐从渴望进入有事业编制岗位向市场需求岗位发展,灵活就业比例明显增长,慢就业、懒就业、不就业现象日趋严重,考研和考事业单位的人数占比日益增加。为缓解以上不良现象,我校联合属地
第二部分 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调查
一、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根据2023届毕业生向学校反馈的就业材料,以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二、毕业生对工作满意程度及对母校满意程度
2023年通过对100名毕业生离校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以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程度
市场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认可度和使用评价,2023年我校对用人单位的人才使用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通过对183家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能力的满意度达到100%,我校毕业生的各项职业能力都得到了较高评价。
四、我校对社会的贡献
今年我国整体就业状况取决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变化。劳动力市 场最主要的增量供给是毕业生和农民工。近三年高校迎来毕业高峰,今年毕业生进一步上行至 1,158 万,同比2022年增加82万人。疫前外出农民工逐年增长,但疫情后外出农民 工较疫前趋势水平持续存在缺口,今年一季度缺口收窄至约 297 万,或构成年内城镇就业市场的潜在新增供给。疫情期间各行业企业用工需求受到压制,尤其是
如何让高校毕业生从“能就业”到“就好业”,从“慢就业、懒就业”到“先就业、再择业”成为高校和教育部门就业工作的重要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如何衡量,其关键性评价指标应该与国家社会发展的最新需求相结合,要以对社会、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水平作为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的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指标。
面对疫情之下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千方百计拓展市场性就业岗位的同时,全力开发落实政策性就业岗位,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引导大学生参军入伍,以政策性岗位的吸纳作用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
我校地处天津,与北京、河北毗邻,结合“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我校多年为三地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他们在就业创业中更好地带动了京津冀
2023年01月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在总台9个电视频道、10个广播频率、6个自有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我校
2023年03月08日,第十七届新加坡中新国际音乐比赛(天津赛区)在天津音乐厅成功举办。我校派出的18名参赛学生,在比赛中奋勇争先,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获得了组委会和评委会的高度认可。
2023年03月17日,韩国釜山新浪潮短片电影节、马来西亚Nitiin国际电影节、英国Dirigo国际学生电影节等国际电影节发布了获奖影片名单。我校
2023年4月12日、13日,在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即将到来之际,我校承办天津市教育系统国家安全教育微课教学能力展示评比工作。
2023年4月20日,由我校和天津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共同主办,蓟州区
2023年4月20日,安东红坊(北京)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元贞空间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大营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蜂巢青年(天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与
2023年6月8日,北京巨龙世纪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北京聚城视界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中豹国际建设(北京)集团有限公司、中传星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天津巍伊商业
2023年6月16日,第20届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闭幕仪式在上海成功举办。
2023年6月20日,天津音乐家协会吉他专业委员会、天视多派(天津)传媒有限公司、太阳月亮教育集团、好饭文化(天津)传播有限公司、天津映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我校
2023年7月4日,我校
2023年9月8日下午,蓟州区人民政府与我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我校综合馆隆重举行。
2023年9月8日上午,北京巨龙世纪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与我校联手打造大型传奇话剧《俗世奇人》校园版建组会暨签约仪式在黑匣子实验剧场隆重举行。
2023年9月20日,我校受邀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闭幕式第一篇章和第四篇章的
2023年9月21日,我校
2023年10月14日,由我校和天津市蓟州区住建委共同打造的“盛世渔阳 独乐霓裳”渔阳古街周末音乐PARTY火热上演。
2023年11月4日晚,我校
2023年11月18日,我校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网络视频“学院榜”盛典暨2023中国网络视频年度论坛,李罡
2023年11月19日,我校影视学院
2023年11月22日,
2023年11月17日----11月19日在
2023年8月31日,第九届中国大学生
2023年9月26日、10月26日、27日,11月18日,应武警北京市总队军乐团邀请,我校
2023年11月28日,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2023年天津市学校文艺展演(天津市学校美育实践课堂)中,我校共获奖28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5项。
2023年12月05日,我校原创国标舞《楚·红》受邀参加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
2023年12月07日,我校
2023年12月8日由中国教育发展
2023年12月13日,政校企三方推动蓟州古城活力商圈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我校大讲堂成功举办。
2023年12月16日,我校原创
第三部分 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思路
我校2023年毕业工作是根据教育部和天津市教育两委相关规定,在国家就业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通过学校推荐、校园线上和线下宣讲会、双选招聘会,采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实施就业。
一、加强交流服务,架构校企桥梁
我校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为导向,邀请了政府部门、国有和民营企事业单位为学校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就业创业服务,持续开展“书记
二、完善学校管理、指导、服务为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
学校严格落实实施“一把手工程”,完善就业目标责任管理机制,建立就业工作考核标准,明确了学校就业工作目标;就业指导中心针对就业工作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加以指导和考核;各二级学院毕业班辅导员对毕业生全程跟踪服务,解决毕业生就业创业中的实际问题,二级学院党支部副书记做好工作指导,确保毕业生就业顺利进行。
三、加强就业信息服务
为更好地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我校通过教育部国聘、天津市教委云就业、智联招聘和易校招等各种平台,开展线上招聘会和宣讲会105场,参会企业294家,提供岗位787个。同时加强与天津市
四、加大对双困毕业生等群体的帮扶力度
我校对毕业生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认真做好心理辅导、就业推荐,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1.根据《市人社局市教委关于做好2023届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津人社局函〔2022〕62号)、《市人社局市教委市财政局关于做好求职创业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津人社办发〔2019〕122号)精神,起草了我校《关于2023届毕业生申报天津市就业创业补贴的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将申报学生材料汇总审核后进行公示,报送天津市教委,市教委、人社局,2022年11月底前,帮扶资金已全部发放到成功申请的255名毕业生手中。
2.做好我校2023 年“宏志助航计划”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3.针对重点群体,对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二级学院联合校就业指导中心有针对性的推荐工作,且每人不低于3个岗位。
第四部分 学校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
一、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创新创业工作
(一)组织机构健全。为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效实施,学校下发了《关于成立双创工作小组和天艺众创空间管理人员职务任命的通知》,成立以
(二)分工明细,责任到人,制定奖惩措施。学校制定下发了天传就〔2022〕27号:关于正式启动2023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天传就〔2023〕2号:关于开展“春风送岗 暖心护航”
(三)与时俱进,做好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学校从办学定位、服务社会和办学资源出发,根据地方或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教学资源,对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教学实践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整体优化,深化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开拓就业市场为学生提供求职机会
(一)调动各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专业
(二)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和云就业系统平台等方式发送就业信息,加大就业信息的收集、审核与发布,畅通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把好就业岗位审核关口,有效提高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和就业质量。
(三)通过“书记
三、人性化的帮扶措施助力特殊群体就业
(一)加强就业创业指导
1.帮助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通过开展“勠力同心奋进新征程++基层就业绽放绚丽花”就业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鼓励广大毕业生秉持远大理想,坚持崇高抱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积极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加强思想教育,通过
2.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邀请蓟州区
3.设立就业创业咨询热线和邮箱,工作日为毕业生答疑解惑。
(二)针对性帮扶
根据就业困难、家庭困难和
(三)政策帮扶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帮助困难毕业生利用国家及省市的有关优惠政策,如:我校设立的奖学金、助学金,天津市求职创业补贴和创新创业奖学金,国家针对自主创业相关补贴政策等,为其提供政策引导、解读及利用,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创业技巧上的实际困难。为有就业创业意向的255名困难毕业生申请了求职创业补贴,对他们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使其顺利就业。
第五部分 毕业生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我校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学校根据历年各专业就业情况和专业相关度,及时调整专业招生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为使毕业生在就业中能切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我校2023年增设了
我校积极拓展专业人才培养口径,在加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及一专多能的职场适应能力,增强就业的竞争实力,使毕业生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职场,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同时,个性化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拓宽了就业途径,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