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上午,我校邀请中国石油学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凤银教授来校作专题报告,报告主题为“汗水浇灌梦想,信念照亮前方,勇毅奔向美好未来”。校党委书记常江出席并为徐凤银教授颁发学校聘任兼职教授聘书。校党委副书记张木主持会议。
徐凤银谈到,大学时期是人一生中最宝贵、最美好的阶段,是精力最旺盛、思维最活跃的阶段,也是人成长道路上“岔路口”“疑惑点”最多的阶段。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进、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成长成才问题的内涵非常广泛,失败的教训千差万别,但是成功的经验基本相似。只要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专心付出、走对道路是成功人生的唯一路径,而大学时期就是正确思想建立的关键时期,所思所想、行为走向、习惯养成直接决定着未来的道路。
徐凤银认为,能够实现与社会同步成长、同步发展,为社会某一方面进步作出贡献,体现个人自身价值,能力发挥极致、不留遗憾,就是成功;相反,思想、行动跟不上社会步伐,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对社会拖后腿、起反作用,就是失败。他认为,新时代大学生应该重点围绕“品格修炼”“能力提升”“环境适应”三个方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三观,着重培养学习能力、科学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为人处世能力、释放能力,不断成长为敬业勤奋、能力强大的新时代青年。
徐凤银指出,当代大学生要立大志、担使命、勤创新,但是如何能够立好志向、要担任什么样的使命、如何选准创新点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对于如何立大志,他提出三点意见建议:一是在座同学们要尽早正确认识自己,积极乐观面对人生,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清晰规划职业生涯、日常行事,树立危机意识和科学思维方式;二是在座同学们要坚定信念和信心,信心产生动力、信心激发智慧、信心帮助自我调节,路有高就有低,不怕磨炼,保持良好的人生态度;三是在座同学们要志存高远,把握好超越自我需求的定位,认清自己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立定目标就等于成长了一半,做一个智慧的人,适合为上。就如何担使命,他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认定专业方向的选择,学什么专业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学好学精,行行出状元,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最终容易一事无成;二是要树立长远目标,根据自身和家庭情况谋划未来和理想,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往高处走,打好理论基础;三是要牢记各阶段的责任与使命,人生一辈子几乎一直都在面对竞争,竞争取胜依靠的是本事,必须趁年轻做好各阶段的目标规划;四是树立顽强意志,时刻明白艰苦环境磨练人的道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五是学会自我管理,人生的黄金期非常短暂,必须正确看待环境变化,分析问题,遇到困难要有信心处理,心中无逆境,则生活无逆境,乐观积极面对任何困难。在如何做好勤创新,他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强化创新意识,进入新时代,为了满足和适应环境变化,政策导向和生活方式,我们经历了很多调整和变化,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勤学苦练,争取学习一门新理论、拓展一项新技能,提升个人自身价值和未来竞争力;二是勇于自我革命,要真正懂得创新求变,主动作为,坚定“我能担当”的信心、习惯“服从大局”的本心,用于改变一些不适应的习惯和观念,真正实现思想意识和工作方式上的创新转变;三是把握学习重点,要明白知识都是相通的,互相影响、相互补充,只有通过系统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四是理解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指引,集中全部力量和有效资源化解突出矛盾,明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张木在总结中对全体同学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立志高远,注重个人的品格修炼,磨炼坚定理想信念。要在大学时期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勤奋敬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苦练本领,努力成长为一名能力强大的有知青年;二是勇担使命,注重个人的素质提升,强化使命担当。同学们正处于打好人生基础的关键时期,要树立远大目标,做好阶段规划,坚定学好理论知识,全身心投入,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成长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有志青年;三是勤奋创新,注重科学思维的培养,勇于自我革命。他指出,新时代是发展的最好阶段,同学们要主动创新、把握重点,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有机结合学习、实践、思考三个方面,深刻理解政治理论与业务管理实践是相通的内涵,学会多维度思考问题、解决复杂问题,不怕失败,就怕不做,坚定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的信念,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新时代青年。
本次专题报告,是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实施“铸魂育人”行动的重要举措。今后,学校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七个目标”为指引,以“六大行动”为路径,以“铁人精神”教育为主线,持续开展“铁人精神”系列教育活动,提升育人质量。
学生工作部、教师工作部、校团委、教务处、科技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院(系)主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全体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共400余人聆听报告。
主讲人简介:
徐凤银,地质学家,1964年4月生,陕西佳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学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科技和人才奖项、中国科协人才奖项评审专家,中国石油煤层气高级专家、科委会委员,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能源行业煤层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石油学报》编委会副主任、《石油知识》编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石油勘探》编委。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类项目40余项,国内外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9部,获国家级、省部级奖12项,主持编写国际标准2项。在煤炭、地矿、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等行业和学术界有广泛影响,被誉为“推动深部煤层气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