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ultivation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of Metallic Materials Engineering
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始建于1952年的金属材料热处理专业,建校伊始就成立的传统优势专业,196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七十年的建设与发展,
专业始终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吉林、面向全国”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新工科”实践路径,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不断深化“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形成了“厚基础、强能力、重素质、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材料工程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及能力,可在材料、机械、航空航天、电子和信息等领域工作,以责任感强、品德好、专业技能突出、能主动适应各种环境和岗位要求等优点,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
培养目标1: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具有一定工程
培养目标2: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发现、分析解决金属材料加工制备工程领域生产实际中的复
培养目标3:能够服务于汽车、轨道客车、机械加工、石油石化、材料
培养目标4: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具有较强的表达、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安全与
培养目标5:具有终身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通过行业实践、继续教育方式持续提高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
三、毕业要求与观测点分解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计算、工程基础和 | 1-1 能系统理解数学、自然科学、计算、工程科学理论基础,并将其用于工程问题的表述。 |
1-2 能针对具体的金属材料设计、加工及制备等工程问题中的机理分析方法和 | |
1-3 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分析材料设计制造过程中的设计、加工及制备等工程问题。 | |
1-4 能够利用系统思维及先进技术,将工程知识用于金属材料复 | |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 | 2-1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材料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金属材料领域的热处理、腐蚀及防护等复 |
2-2 能基于金属材料科学理论和相关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金属材料领域的热处理、腐蚀及防护等复 | |
2-3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调研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能够通过文献查阅和分析,理解已有解决方案的多样性与局限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 | |
2-4 能对金属材料领域中热处理、腐蚀及防护等复 | |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具有对材料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论证能力,能够在综合考虑工程及 | 3-1 能够根据 |
3-2 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完成零部件的材料设计及制备相关的设备、热处理工艺、力学性能 | |
3-3 能够针对需求完成复杂 | |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材料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金属材料设计、生产制造和使用中的复 | 4-1 能够基于 |
4-2 能够对金属材料领域的复 | |
4-3 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平台,安全地开展有效的实验研究,正确地采集实验 | |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金属材料领域复 | 5-1 能够根据现代装备技术发展的需求及趋势,了解和掌握金属材料设计、生产制造所需的现代材料分析 |
5-2 能够在金属材料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工具,获取所需设计资源,并能选用恰当的设计/分析方法及软件工具,建立模拟及预测模型,进行设计方案的验证与评价。 | |
5-3 能够针对金属材料领域复 | |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问题的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 | 6-1 了解与 |
6-2 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能够合理分析和评价材料设计及制备过程、设备、工艺、技术等相关工程实践和复 | |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金属材料领域复 | 7-1 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 |
7-2 能够站在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 | |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较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富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8-1 能够理解人在历史以及社会、自然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以及个人的社会责任,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应对繁重社会与专业工作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乐观、包容的品格。 |
8-2恪守工程伦理、能够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职业责任及工程实践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的影响,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并履行责任,尊重相关国家和国际通行的 | |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备较强的协作与组织管理能力。 | 9-1 能够与其他团队成员有效地、包容地沟通,合作共事。 |
9-2 能够理解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成员的定位与责任,能够胜任个人承担的角色任务。 | |
9-3 能够听取并综合团队其他成员的意见与建议,能够胜任负责人的角色或配合团队负责人的管理。 | |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与 | 10-1 能够通过绘制图纸、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答辩等书面和口头方式准确描述、清晰表达对 |
10-2 了解 | |
10-3 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通过口头表达或书面方式就复杂 | |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 | 11-1 理解并掌握 |
11-2 了解材料工程及相关 | |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能够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对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不断学习和适应 | 12-1 能在最广泛的技术变革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
12-2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职业发展要求,及时掌握并跟踪 |
四、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培养目标5 |
毕业要求1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毕业要求3 | √ | ||||
毕业要求4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毕业要求7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毕业要求9 | √ | ||||
毕业要求10 | √ | ||||
毕业要求11 | √ | ||||
毕业要求12 | √ |
五、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4年
修业年限:4-6年
六、授予学位
授予学位:
七、主干学科、核心知识领域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
核心知识领域:材料的结构、成分、制备加工、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以此为核心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与工程技术。
核心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现代研究方法、工程材料学、热处理工艺及设备、电
八、特色课程
产学研合作课程:热处理工艺及设备
专业综合设计类课程:专业综合实验、材料制备装备课程设计、材料制备工艺课程设计。
双语课程:材料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