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入围≠录取!入围只是意味着考生获得了参加校测的资格,然而,这只是进入录取阶段的第一步。强基计划的最终录取是基于多方面的综合考量,除了高考成绩,校测成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通常情况下,这两部分成绩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折算,形成综合分数,作为录取的依据。
强基计划入围规则
强基计划不仅看重高考成绩,还强调考生在基础学科的拔尖表现和综合素质。对于发布的2025年强基招生简章,各位考生及家长还是有必要提前了解的!强基计划入围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院校名称 | 入围比例 | 普通考生规则 | 竞赛考生规则 | 其他说明 |
6倍 | 一批线/特招线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末位同分同入围 | |
6倍 | 一批线/特招线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末位同分同入围 | |
4倍 | 依据考生初试成绩,分别划定专业A组、B组的全国统一及格线,分省按不超过分专业组招生计划数4倍的规模确定入围 | 数物信,国二 | 末位同分均入围 | |
5倍 | 特招线上70 | 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理科组考生 | 末位同分均入围,对于B类考生,数学单科成绩达145分及以上或物理、 | |
5倍 | 分数加权入围:总分达高考满分的80%(甘肃、青海、宁夏、新疆75%)达高考总分75%及以上 | / | 末位同分同入围 | |
4倍 | 分数加权入围:一批线/特招线 入围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数学成绩*0.2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末位同分同入围 | |
4倍 | 一批线/相应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未能入围的第一类考生,如高考数学科目成绩达到145分及以上,且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进入分省招生计划数6倍以内的考生,可破格入围。 | |
6倍 | 特招线 | / | 综合成绩相同的条件下,依次比较校考成绩、高考成绩中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外语成绩、体育 | |
4倍 | 根据笔试成绩,按照不超过各省(区、市)各专业组别招生计划4倍的比例,分别各专业组别笔试通过名单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末位同分同入围;破格入围的第二类考生不参加笔试,将结合学科特长单独进行综合面试 | |
3倍 | 报名成功考生均可参加校测初试笔试,依据初试成绩按照招生计划3倍入围面试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末位同分同入围 | |
4倍 | 依据初试成绩,按照不超过各省各专业组招生计划4倍的比例,确定各省各专业组初试合格线,确定入围复试名单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第一类考生末位同分同入围;第二类考生:破格资格审核通过的考生可免初试直接入围复试,初试成绩按满分计算。 | |
4倍 | 特招线 | / | 入围成绩相同,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 | |
3倍 | 报名成功考生,在6月10确认考试并缴费,可参加校测初试,依据分省分专业计划的3倍划定复试资格线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末位同分同入围 | |
4倍 | 依据考生初试成绩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末位同分均获得复试资格 | |
6倍 | 分数加权入围:入围成绩=重要权重科目高考成绩*1.5+其他科目高考成绩之和,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6倍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末位同分同入围 | |
5倍 | 同省份考生高考加权成绩从高到低入围 | 数物化生信,国二,且高考成绩达到一批线,可破格入围 | 同省份考生高考加权成绩相同时全部入围。单科特别优秀考生( | |
5倍 | 所有报名并缴费考生均可参加校测笔试,依据初试成绩5倍入围面试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末位同分同入围 | |
5倍 | 报名成功考生均可参加校测初试,依据第一类考生的笔试成绩,划定全国统一合格分数线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末位同分同入围 | |
3倍 | 所有报名并缴费考生均可参加初试,依初试成绩3倍入围复试;初试成绩不计入学校最终考核成绩。审核通过的第二类考生直接入围参加复试面试和体育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末位同分同入围 | |
5倍 | 一批线/特招线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末位同分均入围;第一类考生高考数学成绩为145分及以上可直接入围且不占入围名额(对于高考数学成绩不是150分的省份,按比例折算) | |
一批线/特招线上40(高考满分750分,按比例折算)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 | ||
5倍 | 一批线/特招线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末位同分同入围 | |
6倍 | 一批线/特招线 | 数物化生信,决赛金奖、银奖 | 未入围的第一类考生,满足高考成绩不低于考生所在省份高考满分的80%条件时,单科成绩符合所报专业破格入围条件和要求时,可破格入围。各专业对高考单科成绩的破格入围条件和要求: | |
5倍 | 一批线/特招线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末位同分均入围 | |
3倍 | 特招线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末位同分均入围 | |
4倍 | 一批线/特招线 | / | 入围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高考 | |
5倍 | 一批线/特招线 | / | 末位同分均入围 | |
5倍 | 分数加权入围:一批线/特招线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末位同分同入围 | |
4倍 | 特招线上40(含)(高考满分非750分,按比例折算)/一批线理工类60分(含)、文史类40分(含) | 数物化生信,国二,高考成绩达到一批线/特招线 | 末位同分均入围 | |
5倍 | 一批线/特招线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末位同分均入围 | |
4倍 | 一批线/特招线 | / | 末位同分均入围 | |
5倍 | 报名成功考生均可参加校测初试,依据初试成绩5倍入围面试;初试成绩不计入校测综合录取 | 数物化生信,国一 | 末位同分同入围 | |
4倍 | 特招线,且达到高考满分的75% | 数物化,国二 | 末位同分同入围。数学单科成绩145分及以上,且高考成绩进入分省招生计划数5倍以内的一类考生,可破格入围。 | |
5倍 | 入围成绩=高考成绩+数学成绩×0.5+生物成绩×0.5 | / | 末位同分考生全部入围;入围成绩排位在各省招生计划数7倍以内的考生,若数学或生物高考成绩达到该科目满分的95%(含)以上亦可入围。 | |
4倍 | 分数加权入围:一批线/特招线,分数达高考满分的75% 入围成绩高考成绩+数学单科*N(数学0.5/物理、力学0.2) | / | 末位同分同入围 | |
6倍 | 一批线/特招线 | / | 末位同分均入围 | |
6倍 | 特招线上60(含) | / | 末位同分均入围 | |
4倍 | 一批线/特招线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末位同分均入围 | |
6倍 | 一批线/特招线 | 数物化生信,国二 | 末位同分同入围 |
第一类考生:依据高考成绩入围
高考出分后,按照分省招生计划的4-6倍,在确认考试的考生中确定入围名单。高校依据考生成绩(不含加分)从高到低确定入围名单,考生成绩需达到本科一批次录取最低分数线以上(特招线),并满足高校对单科成绩或高考总成绩要求。当下多数高校采取这种方式,是目前主流形式。
第二类考生:破格入围
这主要适用于在高中阶段获得五大学科竞赛奖项(数学、物理、
第三类考生:按照加权后高考成绩入围
这种方式与依据高考成绩入围类似,但在入围时会对数学、物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39所强基高校2025年强基计划入围规则,供家长和考生们参考!
随着强基政策的不断革新,各高校对考生的自主选择权也越来越大,部分学校甚至针对校测进行入围规则变更,如复旦、上交、南大等在特定年份会对校测进行调整,例如将校测调整至高考后、高考出分前进行,所有报名成功的考生均须参加校测,这相当于“全员破格式入围”。因此,提前明确目标院校的入围规则在强基报考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除破格外,在普通高考生的三种模式下,分别对不同类型考生有利。
第一种,利于高考成绩好,没有竞赛拓展的考生。可以凭借分数入围,并在高考后集中备考。
第二种,利于数学、物理等单科成绩优秀,但没有深层次拓展的考生,能放大核心科目优势。
第三种,利于学科特长突出,有竞赛奖项的考生,能在校测发挥优势,弥补高考成绩不足。
总体来说,强基计划的入围方式会根据不同高校和年份有所调整,但基本上都围绕着高考成绩、学科竞赛成绩以及特定科目的加权成绩进行,具体入围方式还需参考各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具体规定。因此,即使考生成功入围强基计划,也需要在后续的校测中取得好成绩,才有机会被最终录取。入围只是起点,真正的挑战和竞争在校测阶段。考生需要充分准备,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才能顺利进入理想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