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关键词
为适应国家文博事业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017年我校成立
二、数字解读
目前已与通化市博物馆、修正博物馆、高志航纪念馆、张蔚华烈士陵园建立校外专业实践基地4个,已建校内文博实训室1个,在建校内实践基地1个。
专任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秉持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培养理念,培养热爱文物事业、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掌握
四、培养规格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文物事业,遵守文物保护
(二)系统掌握
(三)具有从事对常见文物进行基本保护和管理、撰写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文本、田野考古发掘及考古资料整理的能力。熟知文博单位的基本职能和全面的操作管理要求,掌握现代博物馆的社会教育理念与方法。
(四)熟悉一门外语,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等,基本能够从外国文献中获取信息。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及较高思想道德修养。
(六)掌握科学锻炼身体基本方法,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七)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备沟通合作知识与技能。
五、学制及授予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4-6年内完成学业;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
六、主要课程
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
七、就业去向
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文物管理研究机构、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海关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及研究工作。
八、专业特色
(一)依托“吉林省十三五优势特色学科A类中国史学科”开设中国高句丽史课程、“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调研与服务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理解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进行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意义。
(二)发挥地缘优势,依托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