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围绕人工智能专业发展前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分划分及实践课程进行了展开讨论,会中对照教育部关于人工智能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非师范类),结合我校自身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以及行业对于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相关的人才需求,教育如何结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开展“人工智能+学科”等发展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领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繁荣。智能化已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之一,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相关技术正逐渐普及和应用。从市场需求发展来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景和就业市场非常广阔。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也必然会带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作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将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就业岗位。社会对于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目前市场上非常缺少具备人工智能技能和知识的相关人才,这使得高校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和人才发展需求变得十分必要。高校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立足国家人才战略需求,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秉承“厚基础,重专业,强实践,求创新”的专业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人工智能领域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创新实践型人才。关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数学、心理学、工程、哲学等至少9个学科门类的综合体。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需要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资源,推动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宽广的知识背景,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为在人工智能领域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知识储备;同时,学生应具有人工智能专业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发展趋势,熟悉本专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和需求;学习和实践人工智能应用在各场景中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人工智能专业的学术水平,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也为培养交叉学科的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报告中也明确提出,鼓励高校在原有基础上拓宽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内容,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重视人工智能与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樊教授表示,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将人工智能作为课程内容,在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报告中就将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相关要求写入其中。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逐步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人工智能专业旨在探索智能的本质,研制具有类人智能的智能机器,其研究内容包括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系统。教育部最近公布184所学校入选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就缘于这些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表现亮眼,不仅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课程建设,还孵化出多项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这使得人工智能专业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王万良校长在会议最后进行了讨论和点评。他指出,学校要通过广泛调研,按照教育部关于人工智能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标准,结合我校自身发展特色并学习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优秀经验,围绕学校十四五的总体目标,明确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目标,细化建设举措,将专业办精、办特、办强,助推学校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不断迈进。人工智能专业的开办是基于科技发展趋势、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是应对科技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跨学科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提升高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未来人工智能专业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而人工智能专业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和贡献。编辑:刘唯审核: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