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需要硬实力,需要软实力,需要健康力,需要生态的成长力,推进“四新”建设,瞄准的正是国家发展的“四力”,从而培养紧缺人才。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制定了一系列举措,全面实施和推进"四新"建设。交叉融合再出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有哪些新进展?“四新”建设对高考生选专业有哪些启发?一起来看看吧!
“四新”建设特点和目标是什么?新在那?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依附别人就会受制于人。瞄准国家及社会发展需求,解决“卡脖子”“卡脑子”“卡嗓子”难题,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的“四新”建设。“四新”建设工作对标国家发展的“四力”,即新工科提升国家硬实力、新文科提升文化软实力、新农科提升生态成长力、新医科提升全民健康力,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做出的战略布局。
2024年3月,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高东锋回答
旧的专业覆盖不了未来的发展,“四新”建设不仅是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改造升级,还是根据国家未来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建设一批新的专业。以“四新”建设为引领,教育部等五部门在去年3月印发了《普通高等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要实现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势不可挡,要打破学科专业的壁垒,面向未来,专业交叉融合再出新。近年来,专业设置和调整强化交叉融合,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不仅是现有工科、医科、农科、文科自身学科间的融合,还大力推进与其他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如医科方面培育“
与“四新”建设相关的专业有哪些
学科和专业,体现着知识分类体系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其建设的逻辑既遵循科学技术本身发展演化的规律,也体现着社会产业的需求。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都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其提出的初衷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在专业建设。那么推进“四新”建设,近年来产生了哪些相关专业?梳理近几年教育部公布的政策通知,“四新”建设有以下实践项目以及引导性专业设置。
“四新”中首先提出的是新工科,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包括了202个“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和410个“新工科”专业改革类项目。其中,“新工科”专业改革类则涵盖了包括
新工科建设的“升级版”’’未来技术学院于2021年开始建设。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名单包括
“四新”建设对高考生选专业的启发
“四新”学科专业建设紧跟国家战略需要,为解决“卡脖子”“卡脑子”“卡嗓子”的问题提供人才保障,使人才结构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是未来国家要重点发展的学科,且更具就业导向。对于“四新”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新专业、跨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专业,高考生该如何选?小编有以下建议。
首先,考生和家长要对高校开设的“四新”专业和相关要求作充分的了解,包括专业学习与研究的范畴,高校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另外还有对于学生的学科能力要求等。还应提前了解这些专业面向的行业发展趋势,与哪些行业挂钩。总之就是明确这类专业报考条件是什么?入学后要学习哪些内容?是否具备学习该专业的能力?就业方向是什么?在四五年甚至更多年以后,该专业的人才需求怎么样?针对这些问题,考生和家长可多收集一些有意向的大学和学科专业的信息,一般可以通过高校官网查询,还可以通过咨询院校招办了解专业设置的具体情况。
其次,考生进行专业的选择时,要对各类由“四新”建设产生的新专业、交叉融合专业等保持理性,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析判断。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开设“四新”方面的新专业,新专业体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特点,呈现明显的学科交叉特征。比如
最后,建议考生在选专业时从个人兴趣出发。选择一个与自己兴趣相符的专业,不仅能让你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热情和动力,还有助于我们在未来职场中脱颖而出。因为当我们热爱自己的专业时,我们更有可能在该领域持续深造和创新,从而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或领导者。如果你尚未明确兴趣方向,建议先报考“大类招生”专业类。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大类招生”,为学生提供“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有计划报考“四新”建设相关学科专业的考生,可以考虑先报考具体专业涉及的大类,录取进校后,经过基础通识课程的学习,初步了解专业内涵、特点等,再确定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