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与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相关工作结果。
其中,本科共新增备案专业点1456个、审批专业点217个(包括160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57个目录外新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46个;高职
提升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匹配度
近年来,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但面对时代发展,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中国
“普通本科高校应主动思考如何通过教学工作实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以支撑国家战略支柱产业领域的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供给的需求。”中国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教育被赋予了培养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服务国家与社会的新使命,要求专业设置和布点更加符合产业升级逻辑。”
“一方面,教育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撑,亟须通过专业调整,提升专业与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专业调整也可增强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优化,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纵向来看,调整并优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已持续多年。为加快调整优
“应该说,2024年的调整是在这个顶层设计之下进行的,体现了教育改革政策目标明确、持续性强的特点。”周洪宇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和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指示,以及近年来一系列有关教育的重大部署,都加快了专业调整工作的速度和力度,进一步优化了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整体的布局结构。
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做调整
“这两个专业有两个共同的特点,首先都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专业,强调培养多学科知识体系人才;其次都是培养国家战略产业升级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科技产业发展所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赵红茹说。
除了在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相关的专业上做“加法”外,此次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均做了不同程度的“减法”,对供给相对过剩的专业进行了撤销与调整。
更好服务经济发展与新质生产力
此次专业调整如何有效落地?如何避免“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发生?
“关键是各省市各学校需要适时调整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专业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实现专业设置与技术发展和产业需求的良好对接。”高书国说,学校要主动适应区域产业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需要,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在薛二勇看来,新设置专业涉及新的内容与方法,因此要增强
“无论是产业还是岗位,都是随着社会发展随时在发生变化的。”刘晓建议,落实完善相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