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专访我校陈世卿院士:研发
前沿应用场景,培养产业高端技能人才
近日,封面新闻对我校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陈世卿院士进行了专访,这位科技领域的巨擘以“80岁的身体,40岁的大脑”的热情和活力,向我们解读了他对人才培养“新特区”的独特见解和坚定追求。陈院士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对未来科技的深邃洞察,引领着锦城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学与科研不断迈向新的高峰。
成都锦城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陈世卿院士
“别看我现在80岁,但我大脑的年龄只有40岁,因为我一直都在思考,没有休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位科技先驱的身影依然活跃在校园,致力于研究脑科学研究、人机交互技术、智能计算等一批重大前沿技术项目。“科技之道,同沾雨泽。”让科技造福人类是这位老人毕生的追求。
他就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陈世卿,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成都锦城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同时负责学校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运行,肩负着输出科研成果与培养人才的双重使命。一个耄耋老人为何对科研如此钟情?他和学校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缘份和故事?高考到来之际,笔者在成都锦城学院见到了陈世卿。
校企共建实验室
毕业即就业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进入锦城大门,直行右转来到锦城标志建筑四维大楼。青灰色的楼顶、中国红的墙身,给学校增加了一丝庄严、厚重的气韵。清晨正是上课时间,学生进进出出,在融媒体教室、形体室、实验室、实训室.....开启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和其他相对热闹的楼层不同,5楼是另一番天地。
陈世卿领衔的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坐落在这里,里面有学校与各大企业、科研院所、“双一流”高校联合共建的实验室,覆盖了交通、能源、气象、人工智能、教育、农业等各个领域,目前正开足马力,朝着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双高峰”挺进。
陈世卿告诉笔者,针对智能交通场景打造,新疆交投集团与成都锦城学院联合共建实验室,为新疆地区的公路建立公共休息站,提供新能源设施设备,打造低空经济管理区,让新疆交通网格管理体系向智能化、自动化、立体化迈进。
“和985、211高校不同,应用型大学的目标是为产业升级服务,培养不同领域的人工智能+人才。”陈世卿介绍,学生大一、大二以理论学习为主,大三进入实验室开启实操练习,和企业一同开发项目,到了大四基本就被企业选走了。”这样的模式,已经持续了整整4年。每年都有学生向导师提交申请,希望能进入实验室工作和学习。“通常是教授直接考核,如果有潜力就往实验室推荐,进一步深造。”
“做理论的学者不少,但能够发明发现新的理论并展开应用的却不多。”在陈世卿看来,实验室的应用性功能是其最重要的特色和价值。“我们现在就有一个针对老人阿尔兹海默症检测的实验室,核心是利用技术手段,提前监测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忧郁症、自闭症等,找到症状,提早预防,保护大脑。”陈世卿介绍道。
“80岁的身体,40岁的大脑”
谈加盟锦城:被办学理念打动
虽然已年满80岁,但陈世卿的工作状态充满活力,经常全国各地出差,指导科研工作,是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在他看来,没有退休的年龄,只有退化的大脑,“人脑有约1000亿个神经元,这属于老天爷赏赐给我们的超级计算机。”话音未落,他提高了声调,幽默地说道:“这些年来我可一直都在思考,没有休息,别看我现在80岁,但我的大脑年龄只有40岁。”
翻开陈院士的简历,堪称一部buff叠满的硬核履历。在研究脑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之前,陈世卿被人熟知更多是他的“超算”。世界上第一部2-CPU并行向量式超级计算机是陈世卿于1983年带领团队研制出来的,奠定了世界上并行向量式超级计算机系统架构的基础。
陈世卿开发的超算系统广泛应用于石油、航天、航空、汽车、化工、材料、生物、制药等商业领域,其超算系统服务于美国GE、波音、杜邦、福特、日本东芝、德国奔驰等世界知名公司,产品份额占世界80%以上。1991年,陈世卿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同年还被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与锦城学院结缘,源自一次偶然。“当时我在重庆演讲,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创校校长,他邀请我参观学校。”陈世卿至今记得初到锦城的场景:校园整洁美观,学生与教师看起来干劲十足,精神焕发。“但真正打动我的,是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崇尚创新的精神。”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贯穿办学脉络,其理念与陈世卿不谋而合,促使他决定在这里留下来。
让科技造福人类
研发前沿应用场景,加快培养优秀人才
得益于学校的支持,在陈世卿的努力下,工作站一步一脚印,稳扎稳打,成果涌现,锦城科研品牌逐渐形成特色。由院士领衔的“人工智能+X”全专业方向班,打造了应用型科研人才培养的范本;2022年学校成功获批“四川省第十批院士(专家)工作站”,成为四川省同类院校中唯一一家具有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学校,下一步将完成10个联合实验室的建设,积极争取硕士点,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科研创新更多0的突破。
陈世卿透露,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是他未来科研的重点方向。“每一部超级计算机周期内消费能耗是20兆瓦,而人脑的能耗是25瓦,但它却能指挥200亿到600亿的神经元,性能比超级计算机更强。”他认为,AI是不能独立于人脑存在的,只做AI是行不通的,要把人脑的创新功能发挥出来,匹配AI,综合利用人脑创新和AI的速度和复杂性,也就是脑机融合、人机融合,这样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人工智能,才能应用到实际场景中,造福人类。
“科技之道,同沾雨泽”。科技不是为一人一城,而是让普罗大众平等享受科技成果,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这是陈世卿的科研价值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十大工作任务之首,面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陈世卿表示,研发前沿的应用场景、加快培养人才是当前的重要任务,自己将加速推进脑机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助推锦城科研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
成都锦城学院招生处
转载 | 封面新闻
审核 | 张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