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培根铸魂 名师引领 | 化学学院教学名师风采

|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 2416
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百年师范教育的传承者,天津基础教育文脉发祥地,是天津市唯一面向基础教育输送优质师资的师范大学。学校教师自觉担负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深刻践行教育家精神,切实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教书育人、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本领,努力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让我们聆听他们的故事,领略他们的风采。

朱柏林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朱柏林教授,于2009年9月入职天津师范大学,至今已整整15年。在这15年中,始终坚持并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恪守职业道德和操守,爱岗敬业。

在教学方面,朱柏林教授入职以来一直承担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有机化学》的讲授。早期参加校院组织的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大赛,获得学院一等奖和学校三等奖各一次。在教学过程中朱柏林教授建立了坚实的有机化学专业知识储备,不断优化和设计课件,使课程内容丰富、系统,并符合学生学习节奏和需求。他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授课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及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专业水平,促进教学创新,满足学生需求,适应社会发展,朱柏林教授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改革项目。他主持的《有机化学2-2》“课程思政”系列优质课程建设项目顺利结项并获评校级精品课程;主持的“未来英才计划”培养科研创新能力项目获天津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主持的教学改革项目“化学专业科研实习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正在结题中。

在这期间,他指导75名本科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其中获评天津师范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5篇。指导研究生25名,其中已毕业20名,在读5名。绝大部分毕业后就职于各级公立中学,4名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生。1人毕业论文获评天津市优秀硕士论文,4人毕业论文获评天津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此外,朱柏林教授作为学院教学副院长,他积极依托学院的学科优势,将各类科研项目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组织学生通过参加“大创”、“互联网+”、学院科研立项等项目在科研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他组织、培训及带队学生参加多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竞赛(理论知识个人赛、综合技能团队赛),获奖学生数逐年升高,近四年的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竞赛中学院学生获一等奖100多项,位列地方高校首位;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SCI一区及TOP期刊文章5篇。

基于教学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绩,朱柏林教授2010年获得天津师范大学“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2年获天津师范大学“教工先锋岗”称号;2016年入选第一届天津师范大学精神宣讲报告团成员;2020年获评天津师范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在科研方面,朱柏林教授于2012年获评了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17年获评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人选。科研主要集中在过渡金属有机化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并逐渐拓展到过渡金属催化C–H键区域选择性官能化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较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入职以来共发表包括Org. Lett., Chem. Commun., Adv. Synth. Catal., Organometallics在内的SCI收录论文共7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

张敬波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张敬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物理化学学科带头人,化学生物学专业建设负责人,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负责人,入选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时刻牢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秉持着做好一名人民教师就要把教书当成事业来热爱,通过教书达到育人的目的这个信念。扎扎实实做到既要教书、更要育人。

在教学上,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就自觉讲好专业课课程思政,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育人方面的显著作用。注重言传身教,注重细节,以细微小事影响学生们。把学生的事放在首位,当成大事,真情付出得到了学生们的真诚回报,有不少学生甚至说遇见张老师是其人生的转折。他在每年物理化学课程结课时送给学生们两个词“认真”和“坚持”,他是这样告诫学生的,在教学工作中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继续“认真”对待教书育人的神圣工作,继续不忘初心、“坚持”做好神圣的教学工作,不愧于一名党员和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同时,他多次到其他高校、中学、本校其他学院和本学院及时把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经验以不同形式分享给校内外其他教师,“党史和航天深潜成就融入胶体光学性质教学”成功入选天津师范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典型优秀案例,发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教改论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起到“头雁效应”,在推动学院课程思政课程全覆盖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所教授的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物理化学”获批天津师范大学首批课程思政优质课程建设项目,2019年结项获评精品课,2021年被认定为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4年入选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培养的大部分学生走上全国各地的教育讲台,他们秉承师大精神,在三尺讲台上传承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使命。他注重教学改革和创新,2021年承担一项校级教改项目,2022年获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级三等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工作,2021年被聘为天津师范大学教师职业发展导师,在学院以“以老带新”的方式先后培养两名新入职青年教师,其中一位老师已经可以独立完成“物理化学”课程授课任务,成为教学团队的骨干。认真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学校和天津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2022年所指导的1名青年教师在天津市高校第十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理科组市级二等奖。2016年获评天津师范大学劳动竞赛示范岗称号,2021年被评天津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被评为天津师范大学优秀教师,2021年认定为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在科研工作中尽心尽责,紧跟研究领域国际前沿开展光电化学方面的科研工作。2017年入选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作为化学学院首批博士生导师指导学院首批博士生。用心培养和培育每一位研究生,在润物无声的教育指导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意志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所有研究生都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有的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有的获得了学校优秀毕业论文,科研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每个人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受益终生。在天津师范大学工作的十二年里,已经培养了26名研究生,其中16名学生成为人民教师,有支教经历的就有3人。通过支教实践,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教学能力,更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教师的责任和担当,坚定投身祖国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近年来,指导的1名研究生获得2020年天津师范大学优秀毕业论文,4名本科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2项本科生国家级“大创计划”项目和1项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已发表120余篇学术论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出版专著2部。作为天津市化学会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积极发挥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功能。主动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多次主办和主持国内外学术会议,扩大在光电化学方面国内外的影响力。作为学院化学生物学专业建设负责人,化学生物学专业成功申报天津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孙亚秋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孙亚秋教授,于1998年7月入职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自入职以来,二十余年深耕于教学科研一线,始终恪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准则,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时刻牢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

在教学方面,孙亚秋教授主讲过本科生的《无机化学》、《配位化学》及研究生的《高等无机化学》等课程,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协同发展的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魂”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发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线上优质教学资源与线下教学深度有机融合,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拓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跃起来,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育人方面的显著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爱学生,与学生亦师亦友,共同成长。在学院组织的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中,学生评价为“塑造青年灵魂的雕刻家”。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孙亚秋教授作为无机化学课程负责人带领教学团队长期进行课程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2009年《无机化学》被评为校级优秀精品课;2019年完成天津师范大学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2021.9《无机化学》被确认为“天津市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2022年完成天津师范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思政”系列优质课建设。主持的教学改革项目“以学生为主体的无机化学多维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的构建”正在结题中。除此之外,孙亚秋教授注重教材建设,参编新世纪教材《无机化学》一部,主编《无机化学学习指导》一部。经过长期的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于2024年2月本课程被推荐参评第三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在2024年初举办的天津师范大学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基础课程正高组一等奖。作为教研室主任及课程负责人,重视教学梯队的搭建及团队建设,在学院以“以老带新”的方式先后培养8名青年教师,这些老师现分别承担外院及本院的“无机化学”课程授课任务,成为教学团队的骨干。

在教学之余,孙亚秋教授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身科研,注重学生科研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指导本科生进行科研实践及竞赛。自工作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百余人,8人获得校级优秀论文。近几年,指导本科生完成市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3项,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二区SCI论文2篇。指导本科生参加天津市第十三届挑战杯大赛及第八届大学生化学竞赛均获得一等奖,其本人获天津市优秀指导教师奖。

在科研方面,主持并完成国家级面上,委局级项目等多项,入职以来发表SCI论文八十多篇。培养研究生17人,已毕业的学生大多数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中,成为教学骨干。

供稿:化学学院

图文排版:肖卉如

责任编辑:肖卉如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