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杯”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生IT学科赛事。多年来,“蓝桥杯”大赛凭借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权威公正的竞赛选拔标准、效果突出的人才选拔结果,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竞赛项目,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和选手的认可,每年都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1600多所高校参赛。
在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软件赛)组委会公布江西省赛区获奖名单,我校仅区块链一个学院就有25名参赛选手分别在Java软件开发、Python程序设计、Web应用开发、软件测试赛道获奖,其中一等奖6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11人,首先我们看看在江西省获奖名单。
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个人赛省赛(软件赛)江西赛区区块链学院获奖名单
随后我们一等奖获得者陈裕康、饶阳晨、徐子信、 周凯、杨佳、罗永康6位同学参加了全国总决赛,在6月2日结束的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这6位同学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在内的6个国家级奖项。下面我们来看看这6位同学的优秀成绩从何而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比赛故事和心得吧!
二等奖获得者徐子信:保持热爱,稳扎稳打
自大一起,徐子信便专注于算法研究和编程学习,在各大平台上进行实战练习。从零出发,他的备赛之路,充满了对编程的热爱与坚持。备赛期间,他深知历年真题的重要性,于是集中精力攻克,力求对每个知识点都了如指掌。面对挑战和困难,他从未退缩,而是选择坚持,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不断完善自己。获奖的喜悦之余,徐子信更看重的是备赛过程中的成长。他表示,这次经历不仅让他收获了奖项,更重要的是让他在编程和算法上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思维也得到了锻炼和拓宽。他坚信,只要保持热爱和坚持,未来必定更加光明。
三等奖获得者陈裕康:注重细节,避免失误
陈裕康分享道,比赛前一个月,他尤为注重模拟考试和心态调整。他认为,只有经过充分的模拟,才能在真正的比赛中保持冷静,从容不迫。面对繁杂的知识点,他深知需要耐心和毅力,通过不断重复刷题来巩固基础。当遇到难题时,陈裕康并不会急于求成,而是先仔细查看解析,确保理解透彻后再重新整理思路。随后,他会寻找类似题目进行针对性练习,针对性地攻克自己的薄弱点。“蓝桥杯”大赛对陈裕康而言,不仅是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是一个积累经验和提升自我的过程。他坚信,这次比赛的经历将让他在未来的竞赛中更加从容不迫,无论是能力还是心态都将更加成熟。
三等奖获得者周凯:思考、坚持与成长
从大一下学期起,周凯便踏上了系统学习编程和算法的旅程。通过“蓝桥杯”备赛不断增加了知识储备,注重心态的调整,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他深知难题的挑战性,但始终保持着冷静和耐心。在面对难题要学会仔细思考,化繁为简,将复杂问题拆解成多个简单的小问题,逐一分析解决。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他会参考他人的解题过程,深入理解后再自我梳理思路,并通过相关题目的练习巩固理解。得知获奖的喜讯,周凯深感自豪,他觉得自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他认为这是一项既考验基础又充满挑战的比赛,适合对编程有兴趣的同学参加。他还建议那些编程基础尚不牢固的同学,不要气馁,坚持每天两到三个小时的代码基础和编程练习,必定能够提高自己的水平。周凯的“蓝桥杯”之旅,不仅是一次技能的磨练,更是一次心态和思维的成长。
全国优秀奖获得者罗永康、杨佳、饶阳晨:充足的准备与正确的心态
这三位同学认为成功秘诀在于充足的准备和正确的心态。备赛时,他们注重细节。比赛中冷静应对难题,并坦然接受失误。他们建议,参赛者需保持积极心态,勇于面对挑战。这次经历让他们更加坚定,未来将继续努力,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类竞赛活动,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