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上新、优势专业扩招......
新鲜出炉的
广大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
亮点频出
该怎么看?
我们带你一键看懂招生计划
总计划数7580
招生结构持续优化
我校在招生总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
新专业+2
国际法专业
通过系统学习国际法的基本理论
国际法的实践应用
致力于培养
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宽广的国际视野
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良好的法律职业伦理
具备涉外法律工作基本能力和素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通晓国际规则
智能建造专业
通过融合工程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与可视化、建筑与设施智能运维系统、土木工程智能施工、物联网与信息融合、传感器与检测监测技术、智能装备、智能控制原理、智能测绘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
具备良好的科学、技术与人文素养
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强
以智能规划与设计、智能装备与施工、智能运维与管理等为发展方向
在广东省外,增加招生人数的有内蒙古、贵州、宁夏、四川、江西、湖北、上海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另外,2024年将招收男子篮球、女子篮球、男子足球、女子足球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
增加:师范类专业招生计划
广州大学是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是广东省免试认定教师资格证高校之一。学校共14个普通类、3个艺术体育类师范专业,已形成师范专业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次增加招生计划的生物科学、化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均为广东基础学科“长基计划”首批支持专业。
我校师范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内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合格即可免考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全部或部分科目,经认定可取得相应教师资格(应用心理学专业除外)。2023 届学校有12个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集中分布在广东省各中小学,2023届各项毕业要求达成度均在95%以上。
优势专业、产业关联度高的专业
增加招生指标:
346 个
结合我校优势学科专业布局和办学优势,扩招考生就读需求强烈的专业及聚焦未来新产业的新工科专业346人。扩招考生就读需求强烈的专业及聚焦未来新产业的新工科专业,主要为智能制造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新工科专业。
增加文理兼招专业数
为应对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给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知识背景、更深入的技能培养,进一步凸显我校综合性大学交叉融合的办学优势,2024年我校文理兼招专业增加了6个,目前文理兼招专业共32个,占我校招生专业总数的41.03%,让更多学生拥有跨学科学习的可能性。
三位一体设置专业组
三位一体的专业组设置模式:
精准化+多元化+个性化
学校按选考科目情况及学科类别设置专业组,解决考生志愿填报的后顾之忧。在限定科目前提下,最大程度满足考生报考需求,文理兼招的专业根据专业培养需求分别在物理类、历史类适当投放计划。我校在广东本科批提前批教师专项物理、历史类共设置12个招生专业组;本科批物理、历史类(含地方专项、中外合作办学)共设置14个招生专业组;本科批艺术、体育类共设置8个招生专业组。
填报建议:五步走
报考广州大学服从调剂的考生,符合专业录取条件,学校不退档,考生可以安心大胆报考。建议选择多个专业组增大录取机率。
01
查找出拟填报专业近年录取最低排位情况
根据“合理定位、掌握规则、梯度有序”的原则,用好“一查找、二对比、三评估”的办法。
02
专业组内对比
对比与拟填报专业分在同一专业组内其他各专业的2023年分组情况,并列出各专业近年录取最低排位情况。根据自己的城市喜好、专业喜好等进一步筛选。考虑2024年改变的专业组设置。
03
初步判断可能性
判断被该专业录取的可能性有多大,判断投档到该专业组的可能性。
04
深入研判未来发展
结合广州大学就业质量报告中相关深造考研、保研、境外升学以及就业情况、具体取向等信息进一步研判。
05
极力避开退档因素
密切关注广大的2024年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广东省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志愿填报指南》等内容。
2024级本科生未来
转专业政策要点
尊重选择权,发展多元化,转出无限制
转入有三径:
1
专业组内转专业
在第一学期末转专业,第一学期所修课程加权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50%的学生,在当年招生专业组内免试申请转专业(限制转入规模的专业部分满足)。
2
学院内任选专业
在第二学期末转专业,允许学生在学院内任选专业非师范专业原则上不设转入限制条件,师范专业转入比例限制人数。
3
全校公开转专业
在第三学期末转专业,学生可向公布接收转专业方案的学院申请转专业,通过公开选拔,择优录取,转出不设限制。
招生亮点频频
广大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
欢迎报考广州大学
请锁定院校代码:11078
期待九月与您相遇!
推荐阅读
广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图片制作 |何熙阳 李月英 张哲华
封面制作 | 潘康龙
文案编辑|刘美美陈玮琳 杨恒 陈雨婷
微信编辑|彭星宇 徐晶莹 游昕童
图文校对|刘阳兴 梁晓晴
责任编辑 |江美惠刘姗姗张哲华 李月英 吴苇菁王璇璇
初哈哈审|张芳
复哈哈审|吴谦
终哈哈审|温志昌
若需转载 欢迎联络
GZHU192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