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海洋大学202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录取工作顺利结束。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招生组、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本科招生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生源质量在全国范围内显著提升。
2024年,中国海洋大学共录取本科新生4590人,其中,港澳台侨学生20人,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77人。为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相关政策,为更多优秀学子提供进入高水平大学的机会,近年来,学校持续扩大本科招生规模,学校本科招生计划总数从2021年的4100人逐年增加至2024年的4500人。同时,为进一步拓宽考生升学渠道,学校首次将非英语的外语类专业安排在部分省份的提前批次招生,可进行双学位联合培养的朝鲜语和日语专业受到广泛关注,考生报考热情高涨,生源数量充足,生源质量优异。
从本科普通类录取考生位次看,中国海洋大学在全国28个省市的录取最低分位次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实行“3+3”模式的高考改革省份,学校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东等5省市的录取最低分位次均有提升,其中在天津市的录取最低分位次提升约700名。
在传统高考省份和实行“3+1+2”模式的高考改革省份,中国海洋大学在河北、辽宁、福建、河南、广西、青海等14个省份的理工(物理)类录取最低分位次均有提升,其中在山西、吉林、河南、湖北、甘肃等省份提升1000名以上;在山西、吉林、江苏、湖南、四川、宁夏等21个省市的文史(历史)类录取最低分位次均有较大提升,其中在内蒙古、辽宁、重庆、云南等11个省市提升300名以上,在河北、山西和黑龙江等省份提升1000名以上。
在山东省内,中国海洋大学最低专业投档线为602分,超一段线158分,位次为21191名,与2023年的最低位次相比,提升近3000名;学校最高专业投档线为626分,超一段线182分,位次为9571名,较2023年提升近100名。专业投档线最高及次高的专业分别为法学、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等。
本年度,中国海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生源质量继续稳步攀升,在20个省市录取最低分位次显著升高。在山西、辽宁、江苏、湖北、广东等11个省市的理工(物理)类录取最低分位次提升1000名以上,其中重庆、云南、陕西等6个省市提升2000名以上;在吉林、江西、河南、广西等7个省份的文史(历史)类录取最低位次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在四川省提升500名以上。
为了大力促进入学机会公平,中国海洋大学2024年继续开展专项计划招生工作,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和宣传力度,生源质量不断提升。在学校国家专项计划实施省市中,河北、内蒙古、江西、四川、新疆等10个省份的理工(物理)类录取最低分位次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在四川、江西2个省份提升5000名以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升8000名以上。
本年度,中国海洋大学除普通类录取外,还有特殊类型招生项目15个,并通过特殊招生类型录取学生830人。其中,经提前选拔测试的强基计划、山东省综合评价试点、高校专项计划、运动训练专业单招和澳门保送等招生项目共录取学生286人,为学校选拔录取了一批具有突出特长和培养潜质的优秀学生。
今年以来,中国海洋大学以建校100周年为契机,系统谋划推进招生宣传总体工作,聚焦高质量生源,科学制定了招生宣传能力提升方案,着力打造“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的招生宣传体系,为切实提高学校招生宣传成效提供了方向和路线。各学院招生组勇于担当,积极作为,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30个省(区、市)开展各类招生宣传活动300余场,并对山东省内16地市实行全覆盖式宣传;同时,各招生组持续加强与重点生源中学的联络沟通,通过开展科普讲座、政策宣讲与志愿填报指导、组织来校研学等方式为中学提供全方位服务,架起了双方紧密合作的桥梁,为学校和各中学良性互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海洋大学还为2024级学生精心打造了“百年华诞版”专属录取通知书,并于高考当天面向社会发布,学校官微推送的《中国海洋大学2024年录取通知书正式发布》一文阅读量已近10万,并被各个媒体报道。此外,涵盖全校所有招生专业的90余名专家通过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招分答”系统全天候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已完成近3000人次的问题解答;组织了“百川计划”——重点生源中学寒假走访宣传活动,769名同学担任“海之子宣传大使”,成立210支宣讲团队,在寒假期间奔赴全国28个省份的253所中学,累计开展宣讲308场,受众近40000人,取得了良好成效,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认可度和美誉度。
生源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办一流本科首先要有一流的本科生源。中国海洋大学将进一步优化本科招生工作机制,健全招生宣传体系,用好世纪海大的丰富资源和鲜活素材,讲好“海大故事”,切实提升本科生源水平,为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