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栋梁的关键环节,其改革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就在近日,湖南省教育厅正式印发了《岳麓山大学城高校学分互认、后勤共保、设施共用实施方案(试行)》,
线上优质课程学分互认
值得一提的是,三校不仅将现有的优质线上课程纳入互选范围,更承诺未来新增的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及其他类型的国家级、省级线上课程,都将及时、无缝地融入这一互选与学分互认的框架之中。这一动态更新的机制,确保了学生们能够始终接触到最前沿、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了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共建选修课程库
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三校将携手共建一个全新的选修课程库,通过遴选各自校内2个学院率先开展课程互选试点。新入学学生须选修不少于2个学分的其他高校的选修课程(包括线上和线下课程),以此作为他们学术旅程的一部分。此举旨在打破校际壁垒,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促进三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
到2027年秋季学期,三所高校将把课程互选的试点范围覆盖到所有学院,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这一政策。在此期间,
除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外,三所高校还计划逐年增加学分互认的线下专业选修课和学科拓展课。从2025年起,三校每年将各自新增约10门此类课程,到2027年,各高校开放学分互认的线下专业选修课、学科拓展课数量将不少于90门(每校不少于30门),形成一个涵盖广泛、特色鲜明的选修课程库。通过共建选修课程库,
打造互选微专业
在深化课程互选与学分互认的基础上,
为了确保微专业的教育质量,开设微专业的高校将为修满全部课程学分的校内外学生出具成绩单,并与相关联合单位共同颁发微专业证书,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更加丰富的学术经历,更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探索专业必修课程学分互认
三所高校探索共建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同类专业必修课程,实施学分互认,支持学生到其他高校修读同类课程。
在保障本校学生上课需求的前提下,各高校将根据自身专业必修课程的授课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和修读名额。积极为其他高校学生提供修读机会,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在其他高校完成必修课程的学习,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加多样的学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