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24日上午在京召开,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9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0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薛其坤

薛其坤,共产党员,
所获奖项及等级 | 项目第一完成人 | 项目名称 |
国家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 | 路新春 | 集成电路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 吴建平 | 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SAVA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 王训 | 一维尺度亚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质 |
国家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 张强 | 中国大气成分变化驱动因素及环境健康效应 |
国家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 朱文武 | 跨媒体大 |
国家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 材料学院 林元华 | 铁性材料序参量的调控及器件设计 |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 环境学院 刘会娟 | 无机非金属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技术及应用 |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 电机工程与 曾嵘 | 高压大容量直流开断半导体器件、关键技术与系列化直流断路器 |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 季向阳 | 视觉空间计算关键技术及应用 |
01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集成电路

多重并行整机架构及CMP系列整机
主要完成人:路新春(
02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
SAVA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

体系结构
主要完成人:吴建平、李星、李崇荣、刘莹、徐恪、任罡、尹霞、李贺武、徐明伟、崔勇、李丹、王继龙、解冲锋、顾钰楠、林涛
主要完成单位:
互联网长期缺乏有效源地址验证,使假冒源地址横行,成为网络空间最严重的安全隐患。项目提出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SAVA,属国际首创;突破接入、域内、域间三个层次源地址验证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国际互联网标准化组织IETF成立专门工作组SAVI和SAVNET,完成IETF国际标准8项,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大规模应用到全国主干网和行业专网。对于推动我国互联网核心技术科技进步,保障
03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一维尺度亚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质

无机亚纳米线凝胶、粘结剂、纺丝纤维与宏观组装体
主要完成人:王训(
亚纳米是原子/分子形成特定聚集态物质尺寸的极限、探索与理解物质性能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该项目围绕亚纳米极限尺寸材料的发现、新概念的提出及亚纳米尺度新尺寸效应开展了研究工作,实现了亚纳米尺度材料合成方法的突破,发现了一维无机亚纳米线宏观类高分子性质,以表面配位耦合表面原子重排实现了亚纳米亚稳态结构的稳定化。5篇代表性论文发表于Nat.Chem. / Nat.Commun. /J.Am.Chem.Soc.(3篇),累计SCI他引1000余次,引领并推动了相关方向的发展。
04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中国大气成分变化驱动因素及环境健康效应

中国大气PM2.5变化驱动因素
主要完成人:张强(
我国是全球大气成分变化最剧烈、大气污染构成最复杂的
05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铁性材料序参量的调控及器件设计

项目研究思路
主要完成人:林元华(
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5G通讯等技术对高性能信息
06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跨媒体大

项目总体方案
主要完成人:朱文武(
跨媒体大
07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无机非金属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技术及应用

废水回用和零排放工程现场
主要完成人:刘会娟(
针对传统和新兴产业废水中无机非金属浓度高、高盐条件下处理难度大,资源回收率低等难题,本项目以耐盐生物脱氮、强化吸附除氟、
08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高压大容量直流开断半导体器件、关键技术与系列化直流断路器

535kV直流断路器
主要完成人:曾嵘(
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亟需攻克的核心基础装备,高压直流断路器负责第一时间切除故障电流、保障电网安全。项目团队发明了高压直流开断整晶圆功率半导体新器件,攻克超高电压耐受、特大电流开断、强瞬态能量耗散三大直流开断关键技术,率先研发出涵盖535kV/200kV/10kV/375V电压等级、100kA/25kA/10kA/5kA电流范围的系列化直流断路器,在世界首个超高压直流电网及多端直流输电重大工程中应用。未来将持续支撑我国沙戈荒、藏电、深远海风电等大规模新能源开发,推动“双碳”国家战略实施。
09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视觉空间计算关键技术及应用

项目总体框架
主要完成人:季向阳(
视觉空间计算旨在解析三维场景中目标的表征和类别等语义信息、位置和方向等几何信息、行为和轨迹等运动信息。项目组发明了强泛化视觉信息表征技术、高精准视觉位姿测量方法与鲁棒视觉位姿追踪技术,构建了高效、可扩展、跨平台的视觉空间计算装置与系统,解决场景目标“是什么”“在哪里”“往哪去”三个核心问题。成果已在高精度工业视觉引导装配、移动终端视觉感知与交互、无人系统空中引导交互等领域形成规模化应用,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来源 |
统筹 |孟宪飞 苑洁
排版&
责编|苑洁
审核 | 许亮
thuxwzx@tsinghua.edu.cn
往期精选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姚期智的清华20年:生逢其时,当不负盛世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在自己研制的飞机上睡着,他说很幸福!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喜欢清华,请点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