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周光召、高伯龙是同一个大学宿舍走出的三位院士,他是“哈军工”成立后的首批教员,他为了国家需要毅然转行、扎根水声
12月6日,“时代楷模”杨士莪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国防科大举行。报告团成员
地理上跨越南北,但精神内核一脉相承。从北国雪原到湘江之畔,以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为己任的新时代国防科大人,聆听杨士莪院士一生听海、为国奉献的故事,感受着“哈军工”精神超越时空、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被深深地感动着、鼓舞着、激励着,愈发坚定了决心,要把“哈军工”精神发扬光大、为新时代强国强军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悟至诚报国的赤子之心
“1950年,杨士莪响应党的号召,毅然从
“杨先生与我的老师高伯龙先生不仅是同寝同学,又同为‘哈军工’的老师,他们那一代人虽历经坎坷,但都以国家为重,无论干什么,都是为了服从国家需要,都在各自领域深耕一辈子,为我国国防事业燃尽自己。”聆听报告会的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某系讲师王国臣深有感触地说。在他看来,杨士莪为了填补水声科技的国内空白而毅然转行,和高伯龙放弃心爱的理论物理、投身激光陀螺领域的经历,是何其相似。他说:“作为新时代的科教工作者,我要学习老一辈‘哈军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沿着老师开拓的激光陀螺事业,脚踏实地干下去,为强军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践行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杨士莪锚定未来,绘下蓝图:中国的水声技术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人问他:‘你的目标会不会有些好高骛远?’他铿锵有力地回答:‘不立这个标杆在那儿,不向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就永远上不去!’”当报告团成员、
“要想‘下五洋捉鳖’,拼的就是那股劲儿,搞
厚植大爱无私的教育情怀
有一种怀念,叫传承。报告会上,杨士莪院士的学生、
真实的故事、动人的诉说,让观众热泪盈眶。
“杨士莪生活简朴……一生节俭的老人对教育办学却无比慷慨。2022年,他将多年积蓄300万元全都拿出来捐资助学。”从“哈军工”纪念馆志愿讲解员郝兆辰的讲述中,电子对抗学院教员罗鸣看到了一位名师大家的师道情怀。对于如何严谨治学、潜心育人,她也有了更深感悟:“我们要继承、弘扬老一辈'哈军工'人呕心沥血、哺育桃李的精神,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用脚踏实地的耕耘为我军输送更多勇担胜战重任的新质新域人才。”
“唱支山歌给党听……”报告会现场播放了杨士莪院士在建党百年之际朗声歌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带领全场观众一起回顾杨士莪院士作为一名6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爱国情怀。
杨士莪院士的事迹,是对“绝对忠诚、为军向战、敢为人先、严谨求实、攻坚克难、自信开放”的“哈军工”精神的最好诠释,为新时代国防科大人为军向战、奋进一流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精神所在,就是力量所在。国防科大人将继续为军向战、奋进一流,攻坚克难、拼搏实干,让“哈军工”精神在办成世界一流的实践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