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
报

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昆明城市学院文学院数智人文国际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王馨漪同学以不懈的努力和出色的表现,为自己赢得了荣誉,也为母校增添了光彩。近日,他成功收获了来自澳门城市大学教育学硕士项目的正式录取通知书,这是本学年申请季中的首份无条件直录Offer,标志着王馨漪同学即将踏上新的学业征程。
在大学四年,王馨漪同学始终以“力行、坚毅、拓新”作为座右铭,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追求自我提升。
一、力行



王馨漪同学一直秉持着“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的信念,这不仅是他对学弟学妹的勉励,更是他大学四年自我要求的真实写照。在大学期间,王馨漪同学展现了极强的学习主动性和行动力。他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以91.4的学业平均分与243.74分的综合测评分数位列文学院双分第一,还积极投身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他担任了班长、社长、中心主席、校刊主编、学院助理等学生职位,积极参与校内外赛事活动、志愿服务、实践与国际化交流项目,通过亲身经历极大提升了个人能力。
二、坚毅



王馨漪同学的成长轨迹虽非坦途,却始终镌刻着坚韧不拔的印记。他心怀感激,铭记那些在学校生活中,于迷茫、失落、挫败之际向他伸出援手的众多师长。“我深感荣幸,能在这样一群卓越老师的共同培育下成长,实现我的梦想。尤为难忘的是2024年中秋佳节,当我一人独处校园,对未来充满困惑之时,冉玲濛院长不辞辛劳,从家中带来一盒满载情谊的月饼,温暖了我的心房;在学术深造遭遇瓶颈之际,刘俊阳老师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给予我莫大的慰藉;当我急功近利,险些偏离正轨,林颖书记的及时约谈,如同警钟长鸣;面对连续八场赛事的失利,正当我心灰意冷,欲随波逐流之时,邓素娟老师那坚定的目光,如同强心剂,激发了我内心的斗志;工作失误导致不良影响,辅导员晏朋老师深夜的宽容对话与鼓励微笑,成为我心中不灭的光芒;每当我懈怠或迷茫于学习方法,张瑶老师的耐心劝导,引领我走出迷雾;而当梦想与现实擦肩而过,黄川凌老师深夜从睡梦中惊醒,只为一通电话,为我剖析问题,指明方向。这一幕幕,每一位老师的身影交织在一起,共同绘就了我四年的青春画卷。”回望来路,他将苦难视为成长的里程碑,铭记过往,更展望超越。
三、拓新



作为文学院数智人文国际班的一员,王馨漪同学对文学始终保持着浓厚的热情和执着的追求。大学四年间,他坚持文学创作,并在文学创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加入中国散文学会和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创立昆明城市学院校刊《采薇》并担任主编,参与云南省首座创意写作实训中心的成立。此外,他还主办了云南省规模最大的文学赛事——“云南省第一届耘轩杯征文大赛”,并担任组委会主席。截至目前,王馨漪同学的文学创作作品公开发表于共青团中央《农村青年》《特区文学》《奔流》《参花》《楹联》《都市时报·大象文艺周刊》《春城晚报》《零度诗刊》等刊物,个人事迹或项目被中国教育电视台、春城晚报、昆明信息港等进行报道。如今,王馨漪同学即将前往澳门城市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相信这一学习经历将帮助他更好地将深厚的文学素养与教育学理论相结合,为未来拓展更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
王馨漪同学的成功是昆城优秀学子自强不息、踔厉奋发的生动体现。相信在澳门城市大学的学习生涯中,王馨漪同学将继续保持这份初心与信念,不断超越自我,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的培养,邂逅更广阔的天地。
本硕直通优秀学子系列



























党史上的今天

内容来源于人民网

本期编辑:张琪媛
内容来源:国际学院
一审一校:马境韩 张琪媛
二审二校:陈琛
三审三校:黄隽
监制: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图文信息中心
官方新浪微博:@昆明城市学院
官方抖音:昆明城市学院(原云师大商学院)
(56484371)
先进文化引领校园
打造校园强势媒体

敬
请
关
注
喜欢请点【在看】
给我一朵小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