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考生速看!这个炙手可热的新工科专业,人才缺口达450万!

| 来源:优志愿原创 3790

志愿填报时面对五花八门的专业选项,不少考生都会陷入迷茫,不知该如何抉择。其实,除了那些众人皆知的热门专业外,跟随国家政策导向来选择专业,往往也能发现极具潜力的方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025年将持续深入推进 人工智能+” 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在此背景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顺势而起,成为了报考的优质之选。

一、专业概况

智能制造工程工学门类下的机械类专业,紧密对接制造强国战略,是新工科的核心专业之一,也是 “智能+” 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结晶。专业融合了电气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致力于培养具备智能化产品设计开发、加工制造及生产组织管理等能力的人才。

北京理工大学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为例,学生需要学习信号与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精密制造工学基础、智能机电系统设计与开发等课程,对学生的物理学科基础有较高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对考生的动手能力也有一定要求。所以,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考生报考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将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此外,目前开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院校已有三百多所,既有一流名校,也不乏优质的民办本科。因此,有意向报考该专业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务必依据自身分数情况,挑选与自己分数、录取批次相契合的院校 。

面对琳琅满目的专业选择,许多考生或许正犹豫不定,那么欢迎开通优志愿VIP,使用【专业测评】功能,该功能整合五大维度助考生全面认识自己。通过测评结果可以避免考生盲目跟风或仅凭表面印象选择专业,从而大大降低“入坑”风险。

二、就业前景喜人

智能制造属于传统制造与信息技术的交叉领域,在我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瓶颈。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相关消息,2025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预测900万人,人才缺口预测450万人。这一数据清晰地显示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未来将成为职场上的 “香饽饽”。

本科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家战略领域、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等,具体就业方向如下:

1.航空航天领域:毕业生可投身飞机零部件的智能设计与制造工作,通过运用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提升航空产品的性能与质量。

2.电子领域:毕业生可负责智能电子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例如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的智能制造环节。

3.汽车领域:毕业生可从事汽车智能制造工艺的规划与实施,参与智能工厂的建设与管理,推动汽车生产的智能化转型。

4.通讯装备领域:毕业生可在5G基站等通讯设备的智能制造环节发挥作用,承担设备的研发、生产以及测试等工作,助力通讯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不过若想有更好的薪酬待遇,研究生学历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对于那些本科出身一般的毕业生来说,更有必要考个名校“贴贴金”。然而现在考研竞争激烈,争取保研机会更有性价比,这就要求考生们从大一开始就要“筹谋布局”,为深造奠定基础。

三、这些考生不宜报考

1.想“躺平”的考生

在众多专业之中,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堪称机械类领域的 “顶流”。它融合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自动化等多个学科,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鉴于其跨学科特性,专业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对于那些怀揣着 “躺平” 心态的考生而言,很可能会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力不从心。

2.对制造业缺乏兴趣的考生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不仅满足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也顺应了工业智能化的时代潮流。然而,要在这个专业中取得优异成绩并有所建树,考生对高端制造业的浓厚兴趣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若对制造业缺乏兴趣,学习过程将会变得枯燥乏味,难以全身心投入。

3.实践能力薄弱的考生​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涉及大量的实验课程。从基础的机械装配、电气控制实验,到复杂的智能系统开发与调试,都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而实践能力薄弱的考生,可能在实验操作时遭遇困难。这不仅会影响学业成绩,更会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由于缺乏实际动手经验,难以胜任相关工作,从而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手机扫一扫下载APP

400-181-5008

优志愿将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免长话费 工作日 09:00-17:30)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