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作为选拔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举措,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众多考生和家长的目光。然而,它并非适合所有考生。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剖析一下,哪5类考生容易被强基计划“劝退”。
1、高考成绩与名校差距大的“伪学霸”
强基计划所招生的院校均为“985”高校,层次颇高。这就意味着,考生的高考成绩需要与这些高校的层次相匹配。倘若考生的高考成绩与“985”院校的要求相差甚远,却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志愿填报、备考强基计划,最终未能入围,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可能对孩子的整体心态产生负面影响。
2、对强基专业有抵触的“偏执者”
强基计划聚焦于基础学科领域,像数学、物理、
3、只为名校光环的“投机者”
强基计划主要聚焦于国家人才紧缺的专业,重点在数学、物理、
4、校测表现不佳的“高考尖子生”
在报考强基计划的尖子生中,有一部分人在高考中表现出色,对高考的考试内容和命题风格都十分熟悉。然而,当他们面对除高考外的其他考试时,心理素质却较差,对于超纲内容和非高考题型的解答能力十分有限。在强基计划的综合成绩中,高考成绩占比85%,校测成绩占比15%。虽然校测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看似不高,但真正能拉开考生之间差距的,往往就是这15%的校测成绩。校测的笔试题目难度通常大于高考,甚至会出现一些与竞赛水平相当的题目;面试则以开放性问题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如果考生没有扎实的学科核心素养,很难在校测中脱颖而出,即便高考成绩优异,也难以获得录取名额。
5、缺乏
强基计划是国家集中优势资源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计划,它要求考生有立志投身某一事业,为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