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时刻,选对专业关乎未来职业走向。今天,给广大高考生介绍一个极具潜力的专业:生物农药科学与工程。也许你对它还比较陌生,但它的前景之广阔,发展趋势之向好,绝对值得你重点关注。
多学科融合
生物农药科学与工程是一门融合了生物学、生态学、化学、化工、植物保护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新农科专业。培养目标是打造具备生物农药、绿色农药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农药制药、生物制药和植物保护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科学应用和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从课程设置来看,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公共基础课程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外语、数理化等常规学科,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有植物学、遗传学、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适合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化学、药学等学科基础的学生。
行业发展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生物农药作为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工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优势显著。它在环境中容易分解,毒性小,无残留影响,能有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抗药性低,其中的活体生物能够与宿主一起进化,更好地适应害虫的防卫体系;而且我国生物资源丰富,开发成本相对较低。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生物农药年产量约13万吨,产值约30亿元人民币,占农药总产量和总产值近 10% 。虽然目前占比不算高,但增长势头强劲。
国内政策也大力支持生物农药发展,《“十四五” 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支持生物农药等绿色农药登记研发,加大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的研发力度;《“十四五” 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要重点围绕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方向,推出一批新一代农业生物产品 。可以说,生物农药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
就业多元化
生物农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相当广泛。可在生物农药、农药、生物制药等领域企业从事药品技术研发工作,参与新农药产品的开发,利用专业知识为企业创新注入活力;也能从事工艺设计、生产管理工作,保障农药生产流程的高效、安全运行;质量检验岗位则需要毕业生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上市产品符合标准;市场营销岗位则凭借对产品的了解,将优质的生物农药推向市场,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除了企业,毕业生还可在农林部门、科研院所、种植企业等从事行政管理、农技推广、科学研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相关工作。比如在农林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生物农药的普及应用;在科研院所深入研究生物农药技术,攻克行业难题;在种植企业指导农户科学使用生物农药,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