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夏,是象征夏季开始的节气。“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和春季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一样,立夏也是一个转换与过渡的时节。夏已翩翩登场,春却还在台边徘徊,且行且回头,使得大地处在热度陡升却不乏温柔的气韵中。温热而不炎热,万物和畅。
一年之中,什么时候春天的面积最大?不是清明,不是谷雨,而是立夏。确切地说,是立夏的三候(5月15日至20日左右)。《礼记》描述的立夏物候,是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立夏日俗尚啖(dàn)李。时人语曰:“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故是日妇女作李会,取李汁和酒饮之,谓之驻色酒。一曰是日啖李,令不疰(zhù)夏。”在太湖流域,立夏的时令“三鲜”是蚕豆、竹笋、青梅。“俗于立夏日啖青梅,云令人终岁神清不惛(hūn)睡。”当梅子由青泛黄之时,便是绵绵的梅雨时节了。



《立夏前二日作》
陆游·宋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释义】:早晨起来披上衣服走出草堂,看到轩窗之外已经有了微微的凉意,心中为此感到欣喜。春天只剩下最后的两三天了,真遗憾不能痛饮千百场来沉醉在这最后的春光里。
路边的芳草沿着征途一直延伸向远方,而空中飘荡的游丝却比不上客居他乡的愁绪绵长。一片落花都已经找不到了,春天就这样过去了,只能把这美好的年华交付给那忙着酿蜜的蜂房。



文字|敬一丹微信公众号 网络来源
策划|滇池学院通讯社
图片|易歆玥 庞惟天
海报|念吉蕊 黄意新
编辑|谢靖宇 陈沿君
音频|李爱民
责编|宁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