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高考人数以及高校招生计划的变化备受关注。本文聚焦于福建高考情况,通过深入分析福建近三年本科普通批院校招生计划的调整情况进行详细对比分析,为考生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福建近五年高考人数变化:

说明:高考人数因部分省份公布标准不同,存在一定偏差。
本科院校招生计划总数近三年对比:

根据ARIMA模型分析,2025年本科招生计划总数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全年计划招生131,786人,同比大幅增加11,067人,增幅达9.17%,增速较2024年提升2.1个百分点。学科类别分化加剧,物理类招生规模持续扩张至110,927人,同比新增12,611人,增幅高达12.83%,实现连续三年加速增长;相比之下,历史类招生首次出现逆转,计划数缩减至20,859人,同比下降6.89%,与2024年12.01%的强劲增长形成鲜明对比。数据表明,高等教育资源正加速向理工类学科倾斜,文科类招生空间受到明显挤压,学科结构调整进入深度重塑期。
本科普通批福建院校计划数近三年对比:
根据ARIMA模型分析,2025年福建本科普通批招生计划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变化:物理类招生呈现全面扩张态势,80%的院校实现扩招,平均增幅达12.3%,其中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类新增109人(增幅6.85%),阳光学院物理类更是激增26.3%(+640人);而历史类招生则剧烈波动,45%的院校计划数下滑,整体平均增幅仅1.8%,极端案例包括龙岩学院历史类暴涨105.6%(+188人)与莆田学院历史类骤降46.2%(-153人)。
头部院校中,厦门大学物理类仅微增0.55%(+6人),福州大学物理类增幅也仅为0.3%(+10人),显示稳中有保的调控特征。民办院校表现分化加剧,阳光学院物理类扩张迅猛,而厦门工学院历史类却暴跌61%(-227人)。
值得注意的是,福建福耀科技大学首次招生即投放17个物理类名额,成为新兴力量。模型揭示的"马太效应"特征明显:理工类持续扩招强化学科优势,而部分人文专业收缩趋势显著,教育资源配置正经历深度调整。
本科普通批985院校计划数近三年对比:
根据ARIMA模型分析,2025年985院校本科普通批招生计划呈现三大核心特征:物理类招生整体趋稳,超六成院校计划数波动控制在±5%以内(如浙江大学微增2.18%、中山大学微降0.74%),但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异军突起,招生计划暴涨83.34%;历史类招生则呈现两极分化,中国农业大学以170%的增幅领跑全国,哈尔滨工业大学新生校区首次招生即释放招生计划,西北工业大学历史类扩招55.56%,而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却分别大幅缩减50%、42.85%和37.5%;头部院校调整策略分化明显,清华大学物理类扩招36.96%(新增17人),北京大学物理类增长36%(新增9人),复旦大学历史类则缩减16%(减少4人)。
值得注意的是,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类小幅增长13.34%外,多数医学院校招生计划波动控制在5%以内,整体保持稳健。模型特别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本部物理类招生骤降46.66%构成显著异常波动点,折射出院校学科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