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增设、调整专业点1719个,撤销专业点1670个,增、撤、调共涉及3389个专业点,数量为历年最多。
此次专业设置和调整对高校本科专业结构做了哪些优化?教育部对进一步做好专业设置工作有哪些考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回答了
服务国家战略,新增24种本科新专业
2023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
此次专业设置和调整,增设了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24种新专业。例如,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设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介绍,此次专业增设、撤销、调整,
“总的来说,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更趋理性。”该负责人说。
瞄准区域需求,加强省级统筹
“专业备案和审批工作,既是动态调整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年度常规工作,也是落实《改革方案》。”该负责人说。
此次专业设置和调整中,瞄准区域需求、加强省级统筹是一大特点,与教育部“高等教育要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布局结构上做好先行先试”的部署一致。
此外,服务国家战略、强化交叉融合、突出就业导向也是此次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的特点。
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新增
在强化交叉融合方面,新增
在突出就业导向方面,进一步强化就业与专业设置间联动,各省份结合本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梳理报送急需紧缺专业520种、就业率相对较低专业223种,为属地高校调整专业结构提供重要参考。
完善政策体系,持续推动专业动态调整
根据《改革方案》工作目标,到2035年,高等
教育部高教司负责人介绍,针对当前高校专业设置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需求,教育部正在研制《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框架。
一是强化动态调整,实施专业目录年度更新发布机制,完善本科专业类的设置与调整机制,动态调整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特设专业,通过“小步快跑”,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响应度和支撑力。
二是强化质量和特色,通过实施专业预申报制度、加强对增设专业的论证和公示等举措,提升专业设置质量,引导高校做强优势特色专业,避免简单跟风。目前,已有760所高校通过专门网站提交了2024年拟增设专业预申报材料,涉及634种专业、2965个专业点。
三是强化省级统筹和指导,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引导高校增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区域发展急需紧缺专业,建设特色优势专业群。
“教育部将持续推动专业动态调整,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该负责人说。
内容来源: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