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正式更名大学!
6月5日,记者获悉,教育部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同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名为“佛山大学”。这意味着,继广州、汕头、深圳之后,佛山也拥有了以城市命名的大学。
大学依城市而立,城市因大学而盛。城市与大学总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项目建设高校,佛山大学将如何再上台阶?佛山大学的到来,又将给佛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制造业强市带来什么?
“佛山大学”并非首次出现
“佛山大学”——路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人会发现,校门上写着四个遒劲的大字。
这是为什么?
抚今追昔,这所66年办学史的大学,有过数次合并、更名经历,其间就曾以“佛山大学”为校名——
1958年,佛山师范学院、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诞生,由师生自力更生、白手起家;
后来,佛山师范学院更名为佛山师范专科学校,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则先后改名为佛山兽医专科学校、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
1986年,在佛山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佛山大学建成,仍属于专科层次,学制二或三年,瞄准当地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
1995年,佛山大学与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并升格为本科高校。
教育部于2006年印发《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对“学院”和“大学”的设置标准作了新规定,对办学规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水平等方面提出不同要求。
有的人看来,“大学”往往比“学院”意味着更强实力,也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其实,由于国家对高校更名大学有着严格标准,更名成功也意味着学校办学水平的跃升。
前几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把加快推进更名大学、申请博士学位授权、提升学科影响力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三大工程”,发力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发展路子。
如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名佛山大学,背后则是办学目标、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和支撑。
“大学”回归背后
从“学院”到“大学”,不只是一字之别。细数佛山大学近年的发展轨迹,不难窥得一些“更名密码”——
2013年,学校正式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5年,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并在5年后的省教育厅考核中,被专家组评价为总体达到预期建设目标,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21年,学校跻身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以“冲一流”为办学发展目标;
2022年9月,首批4所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其中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先进制造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就落户佛山大学,着力开展实践教学、科研攻关,推动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培养服务国家战略、直面产业需求、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卓越工程师;
从最新ESI来看,学校有6个学科已进入全球排名前1%,包括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农业科学……
可以说,在不断推进纵深改革之下,佛山大学一路拾级而上,如今不仅坐拥仙溪、江湾、河滨三个校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也收获了丰硕成果。
不变的办学使命
以城市命名的大学,往往有着更鲜明的地方特征,肩负着要与当地经济社会相匹配、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办学使命。
作为万亿制造业名城,佛山紧抓湾区发展机遇,更是渴望创新驱动,释放出由“制造”迈向“智造”的急迫需求。而作为佛山唯一公办本科高校,佛山大学瞄准佛山在智能制造业、产业数字化、制造服务业的需求,发挥学科优势,打造政产学研合作链条,破解了不少“卡脖子”难题。
比如,组建研发团队,研制出了我国首台氢能大巴,带动了一批企业成功转型,推动佛山牵头创建全国氢能应用示范城市群;
面向佛山陶瓷、卫浴与五金制造行业,取得多项科技创新成果,成为全国卫生洁具行业一线国内外品牌企业示范应用;
以创新创业政策孵化支持学校科研团队走出实验室,将大数据技术落地应用到产业中,帮助佛山企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一所有活力的大学,总是与城市共荣共生、与时代同频共振。
在佛山大学的建设发展历程中,始终以服务地方需求为核心。正如该校党委书记骆少明所说:“既要做‘顶天’的科研,也要做服务发展的‘立地’功夫,这是学校坚定的发展路径。”
成功更名后,佛山大学有何新的发展计划?
“围绕国家所急、扎根佛山所需,仍是我们发展的根本,这一点是不变的。”骆少明说,将持续优化学科综合布局,重点打造基础科学、先进制造学、大健康学三大学科群,以学科群服务产业集群、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继续担起为区域提供人才与技术的重任,尤其在顶尖科研创新方面开展更深入、更切实的探索,以学校新阶段发展书写大湾区、广东、佛山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从“学院”到“大学”,对佛山大学来说,变的是校名,不变的是使命。
内容来源:南方+
推文制作:黄嘉仪
责任编辑:陈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