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2024年高考成绩出炉后,志愿填报即将开始。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怎么选择专业?这些专业有何前景?做决定时该考虑哪些因素?光明日报特邀请十位院士,回答考生及家长关心的相关问题。
小学科、大视野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电子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在高频、高增益、高集成度以及快速响应等方面的需求急剧上升,而电子
电子
电子
数学是一把钥匙
中国科学院院士、
如果你还在为选择什么专业而迷茫,不妨考虑下数学。数学有着独特的转移性,它像是一把钥匙,能为你打开多个领域的大门。如果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对其他领域产生了兴趣,数学的背景能让你轻松转型,实现多元发展。
数学,不仅是学科内部的发展,更在于它与其他领域的交互与融合。这种交叉不仅能推动数学本身的进步,更能为其他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当然,真正的交叉研究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深入理解技术层面和工程层面的知识,实现从理想到现实的跨越。
打好基础是关键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
学生们常问我该学什么,我总是说,先把基础打好,尤其是数学和物理。在工作中持续学习,才能在
原创的
年轻学子无需恐慌,
在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面临多次选择,只要我们坚定方向,就能够一步步走向自己期待的目标。没有什么是最好的选择,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赢得成功。
通信专业的边界正在不断扩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邬贺铨:
在通信领域,我们正见证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通信专业的边界正在不断扩展,从单纯的通信连接,到如今的通感融合、通算融合,乃至天地融合,通信的内涵与外延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这一变革的背后,是
面对这一变革,青年学子应积极拥抱新技术,不断学习新知识。在选择专业时,关注那些具有前瞻性和交叉性的学科领域。同时,我们也需要培育更多的创新思维。在
此外,我鼓励青年学子不要局限于专业学习,更要拓宽视野,涉猎多领域。
推动艺术与科学的交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系统工程这一新兴学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网络化、智能化、信息物理融合的新环境,我们需要用系统工程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更复杂、更庞大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1+1=2”的简单算术,更是“1+1>2”的系统效应。这就要求不断更新理论、创新方法,以应对新环境的挑战。同时,青年学子也要关注国家的重大需求,将个人兴趣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谈到学科交叉与思维碰撞,我深感艺术形象思维和科学逻辑思维的结合之重要。这种结合能够启发我们的科学想象力,帮助我们实现“从0到1”的突破。为此,应积极推动艺术与科学的交融,在交融中培养出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
医路漫漫,虽苦犹甜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家常常笑称,
在与
回首往昔,我也曾有过畏难的时候。
学习
对于年轻学子,我想说,医路漫漫,选择
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小我就对大自然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喜欢探寻生命的奥秘,对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十分着迷。也正因如此,我决定选择
有人说,
献身科学需要好奇心、勇气和毅力。如今,人们对生命起源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地学天地广阔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方小敏:
我时常会回想起自己与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感受到了地学的魅力。研究生阶段,我选择在母校
能源、农业、科技等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均与地学密切相关。比如,它可以为新能源选址做好科技支撑,为农业提质增效。同时,地学也是在和过去对话,它可以从地球沧桑巨变留下的历史痕迹里,找寻一丝又一丝线索,从而搭建模型预测未来,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
从事地学研究并不需要具备哪些特殊素质,只要你热爱大自然,热爱脚下这片土地,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你就会产生对地学的兴趣,而当你把兴趣与国家的需求有效结合,人生也将会非常幸福。希望有志青年可以在这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寻求技术背后之“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褚君浩:
物理和数学作为现代技术的“源代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相互关联,为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在
在选择专业时,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倾向来选择方向,兼顾个人兴趣和社会需求,兴趣可以引领我们投入热情,而社会需求则像帆一样,为职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方向。
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
微电子学是信息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
对于青年学子的成长,我始终强调兴趣的重要性。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就是最好的例证。年少时,我便对无线电充满热情,自己动手装配收音机、电视机,这种强烈的兴趣引领我走进了半导体物理器件的研究领域。所以,青年学子们不要在题海中迷失方向,而是要发掘并培养自己的兴趣,找到真正热爱的细分领域。
此外,青年学子还应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在面对
每个人的发展都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希望青年学子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