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一带一路”课题组一行到我
会前,我校党委书记白黎、副
副
吴耀武代表学校对薛福岐研究员一行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
薛福岐从当前区域国别研究的现状谈起,指出了西外目前发展区域国别研究的独特优势。他表示,西外的人才培养成果突出,毕业生专业功底扎实,学校语种齐全。他建议学校从语言、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师生逐渐实现转型,更好地服务国家新时代建设需要。目前国家对外开放程度高,区域国别研究需求迫切,学校转型发展正当其时。他建议从“应该做什么”探索“怎么做”,通过项目引导进行转型,积极推进对外合作对象国研究,为外交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要有问题意识、理论自觉,对西方理论具有批判性意识。
黄达远介绍了环里海研究中心筹建情况,阐述了整合多语种优势打造区域研究平台的初心,提出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希望专家组能够从资源信息和战略高度上给予指导。
许昌志结合个人成长经历谈了自己对外语+区域国别研究转型的体会,建议西外结合发展优势和学术积淀,做好描述性研究,同时加强在学理、学科框架上的建设和探索,进而服务国家战略。
肖斌从研究生招生、培养角度谈到了对
苏畅则从对政治、历史、人文、经济等领域的倾斜上,讲到如何更好发挥西外优势开展中亚研究,并给出了具体选题建议。
郭晓琼谈到了自己对于学科和国别两方面在区域国别研究中的理解,提供了一、二级学科建设的建议,并对区域国别研究领域教学和
本次座谈会的召开为我校区域国别专业建设和未来发展带来承前启后的机遇,为外语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战略指明新的方向。会后,吴耀武代表学校校友总会向参加座谈会的1985届校友薛福岐和2015届校友高辛赠送了纪念品。
(供稿单位: